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906851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3
《复方肝毒清对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内外抑制作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复方肝毒清对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内外抑制作用论文何金洋,郭兴伯,朱宇同,李向阳,周红燕【关键词】复方肝毒清摘要:【目的】观察复方肝毒清的体内外抗乙肝病毒作用。【方法】体内实验采用先天感染鸭乙肝模型,检测用药前后鸭血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HBVDNA)的动态变化;体外实验采用2215细胞为模型,检测用药后复方肝毒清对细胞培养上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体内实验:给药第10天时血清DHBVDNA滴度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P<001),而停药第3天
2、后又有回升.freelg/LG418、105?U/L青霉素、100?mg/L链霉素,50?g/LNaHCO3调pH值至70。14鸭血中DHBV检测及分组将动物购回后适应性喂养2?d后,自胫静脉采血,离心,收集血清。提取含有DHBV全基因序列的质粒DNA,按缺口翻译试剂盒操作说明书,用32P标记作探针,将40?μL血清点于硝酸纤维膜上,然后杂交,放射自显影,筛选出先天自然感染鸭后进行下一步实验。将先天感染鸭分为复方肝毒清组、ACV组和模型组,复方肝毒清组8只,ACV组和模型组均为5只。分别于给药前1?
3、d、给药后5?d、给药后10?d、停药后3?d采血,如上法进行点膜杂交,放射自显影,然后在酶标仪上检测光密度D值(450?nm),以D值间接代表病毒载量,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15细胞毒性检测根据Mosmann等[1]建立的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药物细胞毒性。具体方法是:向吸去上清的细胞孔中加入含04?g/LMTT的无血清培养液01?mL/孔,37?℃孵育4?h,去上清,用二甲基亚砜溶解,测570?nm波长下的光密度D值,破坏百分率pdistroy=(D细胞组-D实验组)/(
4、D实验组-D空白组)×100,50%毒性浓度(TC50)是实验孔存活细胞为对照孔50%时的药物浓度。16HBsAg、HBeAg的检测采用华美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酶联免疫试剂盒进行检测。药物对抗原的抑制百分率pinhibitory=(D细胞组-D实验组)/(D实验组-D空白组)×100(D为570?nm下用酶标仪检测到的光密度);50%抑制浓度(IC50)为HBsAg或HBeAg在抑制率为50%时的药物浓度。治疗指数pTI=ρTC50/pIC50。17给药方法在体内实验中,将复方肝毒清提取物按20?gk
5、g-1d-1灌胃;ACV按200?mgkg-1d-1灌胃,共灌胃10?d;在体外实验中,将复方肝毒清提取物稀释为100、50、25、125、625、312、156、078?mg/mL8个浓度分别给药。18细胞培养方法消化2215细胞,配制成1×108/L接种96孔细胞培养板,每孔100?μL,37?℃体积分数为5%的CO2培养24?h,细胞长成单层后进行实验。将含各浓度药物的培养基加入96孔板,每浓度4孔,每4?d换含同浓度药物的培养液1次,同时设无药物细胞对照组,给药8?d后进行检测。2实验结果2
6、1体内实验表1结果显示,复方肝毒清组在给药第5天起,血清病毒滴度即下降,与模型组比较P<005;在给药10?d时血清病毒滴度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P<001;在停药后3?d,复方肝毒清组血清病毒滴度又有回升,但与模型组比较,仍P<001。表明复方肝毒清在给药5?d和10?d时在体内均有抑制DHBV作用,但停药后出现反跳现象。ACV组在给药5?d和给药10?d时血清病毒滴度均有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均P<001;但停药3?d时又回升,显示ACV在体内的抗DHBV作用比复方肝毒清强而迅速,但停药后反跳也比
7、复方肝毒清明显。表1复方肝毒清对先天感染鸭乙肝模型血清病毒滴度的抑制作用(略)22体外实验见表2、表3。表2结果显示,复方肝毒清在所稀释的各浓度下对HBsAg和HBeAg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110?g/L和215?g/L。本实验通过MTT法检测肝毒清对2215细胞的毒性,并计算出治疗指数来评价药物的临床应用前景,其中pTI>2为有效低毒,2>pTI>1为低效有毒,pTI<1为毒性作用。复方肝毒清对HBsAg和HBeAg的治疗指数分别为6681和3418,远远大于2,说
8、明复方肝毒清对HBsAg和HBeAg的分泌均有抑制作用且毒性低。表2药物对2215细胞分泌HBsAg、HBeAg的抑制作用(略)表3肝毒清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作用及细胞毒性(略)3讨论抗HBV治疗仍然是当今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2],在临床中最常用的抗HBV药物有两类,即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类。其中拉米呋啶被认为具有较好的抗HBV作用,但其不能完全清除HBV,停药后易出现病毒反跳,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应用,发现对拉米呋啶耐药的HBV毒株越来越多[3]。干扰素也具有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