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878181
大小:52.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3
《论析就业导向下的高职服装设计教学改革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析就业导向下的高职服装设计教学改革论文..论文关键词:服装设计;教学;高职教育论文摘要:现代服装行业的全球化分工和品牌化发展,对高职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服装设计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转变教学思想;以“必需、够用”为准则,整合理论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1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对高职服装设计人才的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为萌芽期。这一时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苏州丝绸工学院率先开出了服装设计大专和本科专业..,从此拉开了高等院校服装设计学科教育的序幕。但当时
2、教学尚未形成体系,课程在探索中进行,时装设计还处于染织和裁缝阶段。第二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为发展期。当时“时装设计师”只是一个名词,没有明确的职业内涵,尚处在时装设计师职业探索和群体形成时期。这一时期,校企分离,服装设计教学基本上是一种重视理论型和绘画型的教育,对服装这一特定商品的设计开发所涉及的其他专业知识明显不足。第三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升级期。这一时期,国内市场服装供大于求,衣着消费和产业发展转向质量提升和价格让利、企业进人以“营销”为中心的成本竞争时代。供求双方市场地位的转换,促使衣着消费日趋理性;竞争的加剧和加工利润“缩水”,迫使企业转向“
3、品牌经营”。那些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企业开始不满足于只赚取低廉的加工费,有了做品牌服装的想法,原有工艺师已无法担当设计师的任务。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壮大,企业开始高薪聘请设计师或选择与院校合作。第四阶段:进人21世纪后的蜕变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不断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更渴望服装能准确地表达自我的个性情趣、价值观和生活哲学等。这一阶段,服装消费个性化趋势明显,商品生命周期缩短。因此,服装企业开始要求设计师对品牌的文化内涵准确把握,对消费群体细分了解,对品牌整体风格进行规划控制,对产品的推广、品牌的形象策划要更加熟悉。所以,现代服装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和审美趣味
4、,而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要求具备了解和把握服装从产品设计到商品销售的整个流程的能力。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服装设计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存在着两个偏向:一是高等教育传统的“学科型”教学,纸上谈兵、孤芳自赏,游离于市场之外;二是服装行业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学设计和绘画,忽视学生的审美体验、创作思维的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打破服装教学封闭化的格局,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具体而言,
5、就是既要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必需”、“够用”为准则整合理论教学内容体系,进行相关学科知识的交叉与渗透,将服装设计、服装美学、服装工艺、服装面料和市场经济等知识融会贯通,又要注重服装设计教学的实用性,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就业导向下的高职服装设计教学改革要求高职教育承载着为企业生产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而我国服装业的快速发展凸显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并成为产业升级的瓶颈。以高级服装样板师为例,笔者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数据显示,在26家样本企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不足20%,受过专业培训的不足10%,绝大多数的样板师是服装企业从优秀的缝纫工中培
6、养出来的“经验型”人才。而许多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艺术素养、动手能力又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要求相去甚远,一些所谓的“优秀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却比较差,折射出当前高职教育技能培养不足的“软肋”。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以单一的设计师为目标,而是既具有一定的服装款式设计能力,又具有较强的服装结构设计能力、制作能力和一定的管理能力的应用型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对此,高职服装设计的教学既要有别于普通本科,又要大大高于职业高中,其教学思想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整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和实践教学的加强迫在眉睫。首先是教学思想的转变。服装既是商品,又是文化的
7、表征,它不仅能够蔽体御寒,而且反映着人的审美需求和愿望。服装设计与其它艺术一样,以追求美为目标,服装设计品位的提高必须倚重设计者的艺术素养。而服装又是时代的产物,是观察社会变化的视角,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缩影。因此,就业导向下的高职服装设计的教学既要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和认知规律,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又要从企业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围绕培养目标,贴近市场,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次,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整合理论教学内容。高职理论教学的要求是“必需”、“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