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817120
大小:6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2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论文──最有魅力的课程多年以前,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我曾说过一句话:道德教育要成为最有魅力的教育。也许这样说在当时仅仅是一种号召,或是仅仅是提出了一个命题,甚至这仅是我个人的一种愿望。作为道德教育战──最有魅力的课程多年以前,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我曾说过一句话:道德教育要成为最有魅力的教育。也许这样说在当时仅仅是一种号召,或是仅仅是提出了一个命题,甚至这仅是我个人的一种愿望。作为道德教育战线上的一名老兵,面对社会和群众对于德育的众多批评与责难,面对学生的诸多不满,内心充满愧疚和自责。也许正是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我有点口出狂言。其实,这并非是毫无根据的胡说。
2、说德育最具魅力,其主要根据就在于:德育(与智育不同)面对的是人而不是物,即使是物,我们也要显示它背后的人,显示它和人的关系;德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心,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人、冷冰冰的理性;德育彰显的是人的向善之心,它展示的是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丽人生的追求。世间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魅力?问题在于以往的德育往往背离了人自身、背离了人心、背离了人的向善之心,它向人宣讲的是抽象的概念、空洞的道理,它要人做到的往往是不可企及的要求,它规定人去遵守的是一大堆违反身心发展的规训……德育因此而变得面目可憎。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总方向,就是要在品德与生活、社会合并的基础上,使我们的课
3、程回归到人自身,回到儿童的生活,重新赋子它以应有的魅力。回归于人和回归于生活是同一意义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就是他的生活,没有离开生活的人,当然也不会有离开人的生活。我们在更多情况下讲回归生活,是因为这一提法避免导致人的抽象化,理解到每个人都是具体生活中的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新课程建设和实践的时间并不长,从新教材进入试验区到现在不过才一年多的时间,目前对它的“生存状态”还难于做出最后的判断,但是就已有的教学实验情况来看,它是受到老师和学生们欢迎的。当然实验的结果和反映的情况也是参差不齐的,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然而,就它已得到的肯定来看,《品德与生活
4、》《品德与社会》应该是有希望的课程,我们可以有信心地认为,其应有的魅力会得到释放,它们有可能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这一信心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它扎根于儿童生活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这两门课程是以回归生活为基本取向。作为小学的课程,它所要回归的当然是儿童的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其基本内容。儿童在课程中遭遇到的是他自己、他的伙伴们、以及和他有关联的人;说的是他自己的事、他的生活、以及他所关心和感兴趣的、他想了解的事和物。课程和教材中的人就是他的伙伴和朋友,他们和他一起学习、一起思考和探索、一起感受喜怒哀乐,他们在一起交谈他们所关心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是儿童不感到有心理距离的
5、,因为它只是将儿童自己的生活内容展现在他们面前,其中有他们可以体会到的苦和乐,有他们曾经经验过的喜悦和烦恼,有他们能够理解的道理和知识,也有他们的期望和追求。为此,儿童们会把课程和教材看作是“自己的”,它是一个“自己人”。祛除了以往对课程和教材的疏离感,课程和教材有了亲和力、感染力,其魅力自然而生。课程和教材既以生活为其取向,说明它所追寻的是一种真实的教育。它以生活为出发点,就是拒绝以某种教条、空洞的理论、个别人的指示为出发点,拒绝以不符合实际的事和人为出发点。在我们的课程中,生活不再是到处莺歌燕舞,生活有快乐也有烦恼,有美好也有丑恶,有成功也有挫折;生活中的人不都是高大全的英雄
6、,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有可爱的地方,也有可恼之处。生活化的课程反对的是一切不真实的假大空。真实,是一切教育的灵魂,对于这两门课程来说更是如此。只有真的才是可信的,才是有教育意义的,才会是被儿童所认同的。在儿童率真的心灵中本来就容不得半点虚假,更何况是用以示范和进行道德教育的课程?假大空的课程不仅是损害了课程的可信和权威,更主要的是它伤害了儿童的心灵,它会使儿童遭到“腐蚀”,使他们渐渐地习惯于在虚假中生活。他们的言论和行动往往只是为了迎合课程所设定的一切,而不是面对生活中的真实。他们在不真实课程的导引下,也可能学会说空话、套话,在这些话语中往往找不到属于他们的真实感觉。语言的“空壳
7、化”是以往背离生活的课程所留下的灾难。课程和教材回归生活也就是要回归真实。把实实在在的生活展现给儿童,才能使他们在课程中找到真实,他们才会把课程和教材看作是他们的真心朋友,愿意跟它讲真心话。我们的课程才能真正返魅力。生活是感性的生命活动。课程向儿童展现他们的生活,而不是向他们灌输那些抽象空洞的说教和道理。因为在那些抽象的道理中,具体的人和事往往都是被蒸发掉了的,成为一种找不到感觉的符号和话语。面向生活,就是要使儿童们感受到生活中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与儿童的生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