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810818
大小:11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22
《卑南山邻近地区景观的空间结构分析之文献回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卑南山鄰近地區景觀的空間結構分析之文獻回顧黃如鈺、張立群、林孟龍本研究的文獻回顧將聚焦在三個部分:景觀生態學於空間結構之相關文獻、遙測影像分類之相關文獻、遙測影像處理程式撰寫之相關文獻。目前主要聚焦在前兩個部分的文獻回顧。第一節景觀生態學於空間結構之相關文獻2-1.1景觀的概念S.Passarge在1913年提出「景觀」的概念(引自景貴和,1992)。I.C.BEPT(1931)將「景觀」定義成:「地理景觀是物體和現象的總體或組合,在這個組合中,地形、氣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動物界的特點,還有人的活動融合為統一的、協調的整體,典型地重複在地
2、球一定的地帶區域內」(引自景貴和,1992)。C.Troll(1971)將「景觀」定義為:「綜合了地理圈、生物圈和智慧圈的人為事物的人類生活空間的總空間和可見實體」(引自景貴和,1992)。景觀是一個環境的外在形像,而能被人所識覺(perceived)。Gold(1980)認為,景觀包含了三大類的組成元素:l一地區內可觸及的(tangible)以及實質的(physical)現象;l人類活動中可以量度的部分(measurableactivities);l由於人類意識而賦予的意義(meaning)或象徵(symbols)。因此景觀的內包含下列兩
3、大部分:實質與非實質的特性。表景觀之內涵(修改自楊宏志,1991﹔吳慧菊,1996)分類依據景觀的內涵資源的特性實質資源景觀的組成元素(外顯要素)自然景觀由自然作用演繹而成生物性:植物、動物等生物性景觀非生物性:地形、地質景觀、流水景觀、氣象、氣候景觀、天文景觀人文景觀人類利用的結果農、林、漁、牧、礦,以及各種人文活動經濟活動所造成的景觀非實質資源人類賦予的意義(景觀VS心理)固有意義人類藉助感官所收集的環境資訊來認識真實世界。如視覺、聽覺等14象徵意義人類統整感覺資料,予以解釋及意義化。如神秘、美感、價值等2-1.2景觀生態學的定義C.T
4、roll(1968)把景觀生態學定義為:「對景觀某一地段上生物群落與環境間的主要的、綜合的、因果關係的研究,這些相互關係可以從明確的分佈組合(景觀鑲嵌、景觀組合)和各種大小不同等級的自然區劃表現出來(引自景貴和,1992)。P.G.Risser、J.R.Karr、R.T.T.Forman等認為:「景觀生態學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也不是生態學的簡單分支。它是那些強調景觀空間-時間模型的許多有關學科的綜合交叉」(引自景貴和,1992)。A.P.A.Vink認為:「景觀生態學是景觀研究的一種方法。景觀是維持自然生態系統和文化生態系統的;景觀生態學研
5、究生物圈、人類圈和地球表層或非生物組成之間的相互關係」(引自景貴和,1992)。H.Langer(德國漢諾威技術大學景觀管理和自然保護研究所)定義:「景觀生態學為一個科學學科,它涉及景觀有關系統的內部功能、空間組織和相互關係」(引自景貴和,1992)。2-1.3景觀的空間結構於景觀空間結構方面的研究主要來自於Forman,其進行景觀生態系統的研究,把景觀生態學的研究建立在現代科學和系統生態學的基礎上,形成了景觀空間結構分析、景觀生態功能研究、景觀動態變化分析與景觀控制和管理,奠定了景觀生態系統學的基礎。景觀可視為由相互作用的「嵌塊體」以類似
6、形式重複出現的、具有高度空間異質性的區域,相當於一個生態系統。景觀的組成要素稱為「景觀單元」,例如農村景觀就是由耕地、房舍、道路、林地、池塘等要素所組成。景觀要素依「形狀」與「作用」可分為「嵌塊體(patch)」、「廊道(corridor)」與「基質(matrix)」等3種基本類型。l嵌塊體:景觀空間比例尺上所能見到的最小均質單元;l廊道:具有通道或屏障功能的、線狀或帶狀嵌塊體;l基質:相對面積高於景觀中其他任何嵌塊體類型的要素。14對景觀空間結構的研究,即對「景觀要素」和「生態客體(生物量、動物、礦物質、養分等)」之空間分布模式的研究,其
7、為景觀生態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景觀空間結構乃是由「景觀要素的數量、類型和形狀所決定的」,其關鍵是「位置、方向和生態系統間的距離」(肖篤寧,1992)。有五種主要的空間格局類型:規則型、聚集型、線型、平行型和不同類型間的空間聯系型(肖篤寧,1992)。而辨識景觀的空間結構,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航空照片與衛星影像等遙感探測資料,並藉由GIS來記錄、分析所判釋得到的資料。分析景觀的空間結構有幾種方向,分述如下(肖篤寧,1992):l景觀空間結構的基本參數如嵌塊體的大小、形狀、分布狀況。l景觀空間特徵的指標如破碎度、連接度、分數維(fractaldim
8、ension)。l景觀異質性的量度如網格法、線性抽樣法。l景觀多樣性的指標如多樣性、優勢度、蔓延度。l景觀變化的量度如轉移概率與轉移矩陣。2-1.4探討景觀分類的相關文獻Chen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