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转轨进程中的宏观调控

我国经济转轨进程中的宏观调控

ID:25810418

大小:6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22

我国经济转轨进程中的宏观调控_第1页
我国经济转轨进程中的宏观调控_第2页
我国经济转轨进程中的宏观调控_第3页
我国经济转轨进程中的宏观调控_第4页
我国经济转轨进程中的宏观调控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经济转轨进程中的宏观调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经济转轨进程中的宏观调控摘要:我国经济转轨进程中政府宏现调控的实践表明,我国宏观调控已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也积累了宝贵经验。为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主体的权威性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一致性,国务院应设立专门的宏观调控机构;应继续推进我国的经济转轨进程以提高市场化程度,同时要深化企业制度改革;要适时调整宏观调控目标,主要应采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手段来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并促其良性循环。  关键词:宏观调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严格地讲,我国1978年以前实行的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并不存在政府宏观调控

2、,只存在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的政府干预。政府干预是指在否定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而政府宏观调控是在肯定市场机制作用的前提下,更多地借助宏观调控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经济运行的调节。我国的市场化改革是从1984年开始的,以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为基础在城市全面展开的。因此,本文对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宏观调控的研究也以此为起点,重点分析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宏观调控政策及基本经验。  一、我国经济转轨进程中的宏观调控  (一)“七五”期间宏观调控实践  “七五”初期,由于前期对国企的放权让利的负面效应

3、导致投资失控和经济过热,到1988年情况已恶化到威胁正常经济运行的程度。面对总需求不断膨胀的势头,中央开始“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当时治理整顿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主要有:1988年9月至1989年6月的紧缩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紧缩财政、银行信贷限额管理、压缩固定资产投资、控制消费需求、实施物价管制等措施,其中见效最快的是贷款限额管理。到1989年3月,中间需求收缩,生产下降,但最终需求仍处膨胀势头,物价居高不下。随后又提高了紧缩力度,采取措施压缩固定资产投资和在建项目,集中部分审批权、控制新开工项

4、目、严格控制银行的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等,最终使通货膨胀率开始下降。1989年7月至1991年7月;实施了扩张性宏观调控政策。在此期间整体经济状况是市场疲软。该时期宏观调控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90年9月之前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首先采用的是刺激中间需求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但大量的生产性贷款进入了储蓄领域,并没有刺激生产。随后国家将扩张性货币政策的重点调整为刺激最终需求,实施了提高工资、调低银行利率、取消储蓄存款保值补贴率等措施以刺激需求,同时,对投资的控制开始放松,以刺激投资的增长。但消费需求增长乏力,企业效益

5、继续恶化。这一时期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应非常不理想,政策实施的过程及效果类似于日本1991年7月至1993年9月的情况。这说明中央银行在推行扩张性货币政策时不如推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有效,即存在“货币政策效应的不对称性”问题,在通缩期间,由于无法强迫银行贷款、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所以扩张性货币政策可能是低效的;在刺激景气恢复时,货币政策不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在通胀时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往往是有效的。1990年9月开始启用谨慎的扩张性财政政策。面对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效果不大的情况,国家开始采取刺激投资的政策,从而带动了

6、消费需求的回升,出口和中间需求也持续增长,“七五”末期,经济进入增长轨道。  (二)“八五”期间宏观调控  “八五”期间,我国经济进一步增长,尤其是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以来,经济改革和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3年上半年,CDP比上年同期增长13.9%,工业总产值增长率达25.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1%,投资和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过热的经济态势又开始形成。在宏观经济运行方面已出现总量失控、结构失调、金融秩序混乱、内外经济失衡等严重问题。  党中央为阻止经济恶化,从1993年3月到6

7、月,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重点是:整顿财经秩序、加强金融管理、控制需求过快增长,确保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财政政策主要有:强化税收征管、清理越权审批的减免税、废止减免能源交通基金和预算调节基金的政策;限期完成国债发行任务;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过快增长。金融与货币政策主要有:严格控制货币发行;停止中央银行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放贷款,限期收回违章拆借资金;严格控制信贷规模,不得突破年度信贷计划;建立存款支付责任制,保证存款支付;两次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同时提高国库券票面利率;强化中央银行的宏观

8、调控能力,取消省级银行7%的贷款规模调控权;任何集资利率都不得高于同期国库券的利率,优先保证国家国库券和重点债券的发行。上述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整个经济局势开始得到控制,经济增长率从1994年的12.6%降到1995年的10.5%,物价涨幅从1994年的21.7%降到1995年的14.8%。  (三)“九五”期间宏观调控  为达到控制通胀、削减财政赤字等目标,“九五”初期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基调仍然是“财政与货币双紧的政策”。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