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与实训选题指南

创新设计与实训选题指南

ID:25806345

大小:1.66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1-22

创新设计与实训选题指南_第1页
创新设计与实训选题指南_第2页
创新设计与实训选题指南_第3页
创新设计与实训选题指南_第4页
创新设计与实训选题指南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与实训选题指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新设计与实训选题指南(共42题)1、应用类题目(1)乒乓球台振动检测系统:利用MEMS加速度传感器实现乒乓球台振动模式的检测与分析,进一步识别出各种球的状态,尤其是擦边球的状态,以供裁判决断。可以强化的能力:MEMS传感器的认识和使用、单片机对信息的获取、信息识别与处理、信息传输技术。(2)环境状态监测系统:利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对环境状态进行监测,当某个参量超过设定阈值时,系统报警并将测试参数存盘。可以强化的能力:多传感信息的获取、信息识别与处理、信息传输技术。(3)智能小车:利用红外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光电传感器、超声传感器设计

2、成的智能小车,能够跟踪人体、测定距离、运行状态识别。可以强化的能力:MEMS传感器的认识和使用、单片机对信息的获取、信息识别与处理、目标控制、算法融合、信息传输技术。(4)线阵红外检测系统:利用TN9红外传感器构造一套红外线阵检测系统,可对物体表面温度进行检测,通过机械扫描系统对材料进行无损检测。可以强化的能力:红外传感器的认识和使用、单片机对信息的获取、信息识别与处理、信息传输技术。(5)超声定位系统:利用超声传感器和光电传感器设计一套超声定位系统,可对移动目标进行定位跟踪。可以强化的能力:超声传感器的认识和使用、单片机对信息的获取、信息识别与处理、信息传输技

3、术。(6)智能坦克作战系统:利用光电传感器、超声传感器、红外传感器、MEMS加速度传感器设计坦克的控制系统,使其能够跟踪对方坦克,躲避障碍,攻击目标。可以强化的能力:MEMS传感器的认识和使用、单片机对信息的获取、多传感信息融合、识别与处理、目标控制、信息传输技术。(7)点阵屏显示系统利用单片机实现点阵屏的显示控制,实现环境温度、日历显示。可以强化的能力:一线式集成传感器的认识和使用、单片机对信息的获取、系统时钟使用。(8)数字扫频系统利用可编程定时器实现数字扫频源,可分波段扫频、跳频输出。可以强化的能力:可编程器件的使用。(9)多通道超声测厚系统利用超声传感器

4、实现材料厚度的跟踪监测、数据显示、数据存储、数据传输。可以强化的能力:超声传感器的认识和使用、单片机对信息的获取、多传感信息融合、识别与处理、信息传输技术。(10)智能天线测试系统利用DDS实现连续扫频,实现LC谐振测试、谐振最佳电容适配。可以强化的能力:DDS信号源认识和使用、单片机对信息的获取与处理、LCD显示技术。2、历届大赛题目题目一开关稳压电源一、任务设计并制作如图1所示的开关稳压电源。图1电源框图二、要求在电阻负载条件下,使电源满足下述要求:1.基本要求(1)输出电压UO可调范围:30V~36V;(1)最大输出电流IOmax:2A;(2)U2从15V

5、变到21V时,电压调整率SU≤2%(IO=2A);(3)IO从0变到2A时,负载调整率SI≤5%(U2=18V);(4)输出噪声纹波电压峰-峰值UOPP≤1V(U2=18V,UO=36V,IO=2A);(5)DC-DC变换器的效率≥70%(U2=18V,UO=36V,IO=2A);(6)具有过流保护功能,动作电流IO(th)=2.5±0.2A;2.发挥部分(1)进一步提高电压调整率,使SU≤0.2%(IO=2A);(2)进一步提高负载调整率,使SI≤0.5%(U2=18V);(3)进一步提高效率,使≥85%(U2=18V,UO=36V,IO=2A);(4)排除过

6、流故障后,电源能自动恢复为正常状态;(5)能对输出电压进行键盘设定和步进调整,步进值1V,同时具有输出电压、电流的测量和数字显示功能。(6)其他。三、说明(1)DC-DC变换器不允许使用成品模块,但可使用开关电源控制芯片。(2)U2可通过交流调压器改变U1来调整。DC-DC变换器(含控制电路)只能由UIN端口供电,不得另加辅助电源。(3)本题中的输出噪声纹波电压是指输出电压中的所有非直流成分,要求用带宽不小于20MHz模拟示波器(AC耦合、扫描速度20ms/div)测量UOPP。(4)本题中电压调整率SU指U2在指定范围内变化时,输出电压UO的变化率;负载调整率

7、SI指IO在指定范围内变化时,输出电压UO的变化率;DC-DC变换器效率h=PO/PIN,其中PO=UOIO,PIN=UINIIN。(5)电源在最大输出功率下应能连续安全工作足够长的时间(测试期间,不能出现过热等故障)。(6)制作时应考虑方便测试,合理设置测试点(参考图1)。题目二电动车跷跷板一、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电动车跷跷板,在跷跷板起始端A一侧装有可移动的配重。配重的位置可以在从始端开始的200mm~600mm范围内调整,调整步长不大于50mm;配重可拆卸。电动车从起始端A出发,可以自动在跷跷板上行驶。电动车跷跷板起始状态和平衡状态示意图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8、。二、要求1.基本要求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