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802233
大小:771.35 KB
页数:112页
时间:2018-11-22
《《社区资源手册》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来源http://921.yam.org.tw/community/index.htm社區─關懷、參與、改變的新契機 誰的關懷?關懷什麼? 誰的參與?如何參與?誰的改變?改變什麼? 1994年,開拓文教基金會開始在台北、高雄、宜蘭、台中等地陸續辦理了「社區工作培訓方案」,當時,和社區相關的訓練活動似乎還沒有像現在這麼熱絡! 1996年,開拓文教基金會編印出版「社區資源手冊」的時候,坊間除教科書以外,似乎也還沒有其他類似的冊出現。 1998的現在,值得高興的是,一波一波的社區觀摩訓練活動,在全省各地
2、進行著;一本一本的社區相關實務手冊陸續地出版,為有心於推動社區工作的人帶來許多的方便與鼓勵。 早自一九八○年代初期,各種型態的自發性社區組織即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地在台灣各處冒現,不論都市或鄉村,都有愈來愈多的人們看重自己生活所在的土地,以不同的行動方式嘗試去保護它、珍愛它。這些自發性社區組織以各種形貌出現,在都市地區常見的有:‧因抗爭而動員形成的組織,如台北市的慶城社區、芝山社區‧為了讓社區生活品質更上層樓而形成的,如台北市的福林社區、永康社區‧為環境保護而形成的行動組織,如屏東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在鄉村地區也
3、有為了保護家鄉土地而動員的組織,譬如為反水庫而組成的美濃愛鄉協進會‧為重建原住民意識而組成的《原報》‧也有為了本土文化而創辦的在地團體,如新港文教基金會‧112以及各地以重建地方認同為出發點的各地文史工作室,如台北地區的滬尾文史工作室、三角湧文史工作室(三峽)、南部的牛罵頭文史工作室、橋仔頭文史工作室等等 民間自發的行動,促使執政黨與反對黨都開始提倡「市民主義」、「社區主義」,李登輝總統的宣示,帶動中央政府的各個部門,如文建會、環保署、農委會、經建會、教育部加上社會司等等,爭相以「社區營造」、「社區參與」等口
4、號為號召,推出不同的補助獎勵計劃,前所未有的充足經費,以及專業人力的大量投入,帶動了社區發展如火如荼在各地進行著。 我們可以看到各種不同領域的人,建築的、環保的、福利的、文史保護的、農業推動的、政治的、醫療的、社會教育的…等等,都在運用社區工作的方法來參與社區。1998年里長選舉時,更有人以居民對談的方法來收集歸納「里政白皮書」、有人則以社區經營為號召運作組成「專業里長連線」來打里長選戰。 社區不再祇是由上而下的政府政令,或為抗爭特定傷害或議題而結合的組織,相反的,「社區」被期待是可以為人們帶來快樂與希望的
5、解藥。這樣的發展,讓人亦喜亦憂:喜的是,將會有更多的人與資源投入對環境與生活的關懷中,憂的是,在一片「社區經營」、「社區改造」聲中,我們是否清楚這是─「誰的關懷?關懷什麼? 誰的參與?如何參與? 誰的改變?改變什麼?」未經深思、溝通的介入,帶來的可能是干擾與破壞;急於吸納資源進入社區的人們,是否考量到同時帶來的衝突與競爭?這是值得每個投入社區工作的人與團體隨時反省思考的。臺灣的社區發展史一、1960年代的社區發展1960年代的社區發展1121965年,在聯合國社區發展運動影響之下,我國開始在各地推動了社區發展工
6、作。當時標榜的是全面性的社區生活品質提升,包括「基礎工程」、「生產福利」及「精神倫理」等三大建設。然而,其成效常常得到兩種極端的反應。第一種說法認為,這對縮短城鄉差距、均衡地方發展及改善基層民眾生活環境助益甚大。但也有許多不以為然的看法,例如:「社區活動中心根本沒有什麼功用,平常就是關蚊子,只有選舉時當投票所,頂多婚喪喜慶借來當會場……。」事實上,當時臺灣的社區發展往往都是由政府單位以行政的方法,根據社區發展工作綱領或綱要,由上而下採取全國統一模式來推動進行。社區發展是國家建設的一部分,且在國家財力有限的時候,
7、社區發展是吸收民間的資源及勞力來實現基層建設工作的好方法。在當時,社區要發展的主要項目是實質環境建設,例如社區中的道路、排水溝,家戶環境衛生等。而一切的成果所要彰顯的是政府照顧基層的美意及人民對政府的感謝與擁戴,因此,工作重點在於如何成就國家的富強而不是如何凝聚社區意識。儘管如此,活動中心終究是留下來了,也有不少社區的媽媽教室仍以插花、烹飪、土風舞或新興的讀書會而存在著。1980年代後期的社區行動1980年代後期,臺灣追求經濟發展所付出的環境代價,已到了社區不能忍受的限度。1987年解嚴前後,一波與過去社區發展
8、內容極為不同的社區動員力量,在政治運動的鼓舞下興起。它們的特色是,由民間發起,社區有共同的意識與訴求,不受既有法律的束縛,也不迴避衝突。代表性的事件如彰化鹿港的反對杜邦設廠、高雄後勁的反五輕運動及某些交通幹線上的阻擋砂石車活動等等。除了社區居民的參與外,此類的社區反抗運動常常有社會運動團體參與,提供社區所需要的資訊與技能。這些民間自發的行動,促使執政黨與反對黨都開始提倡「市民主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