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799837
大小:56.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2
《负数教学反思(原创)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负数教学反思(原创)[负数教学反思(原创)]负数教学反思(原创:2017.2.16)负数的内容是在前面学过的自然数、分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负数教学反思(原创)。本单元的内容是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认识数轴,会有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量。成功之处:1.注重情境的创设,了解负数的含义。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对于负数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因此我在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天气预报引入,让学生当小小天气播音员。起初有的学生在读哈尔滨的气温时读到:哈尔滨负27℃至负19℃,虽然学生的读法是正确的,但是我反问了一句,天气预报播音员在电视上是这样播报的吗?这时学生马上改为:哈尔滨零下
2、27℃至零下19℃,从而对于负数表示的意义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学反思《负数教学反思(原创)》(..)。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3℃和3℃,想一想各表示什么意思?由此得出: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分别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由此揭示正负数所表示的具体含义是表示两种意义相反的量。2.注重易错点的教学。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在负数的大小比较上容易出错,究其原因还是对于数轴的的教学内容不到位。在教学中,我抓住数轴这个知识点,使学生明确0右边的数都是正数,0左边的数都是负数。在数轴上,从左往
3、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例如-2和-4的比较:因为-2接近0,所以-2比-4大。不足之处:1.在教学中,学生虽然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是由于受正号可以省略的影响,导致个别学生出现在0的前面加上正号的错误写法。2.对于在数轴上标识出负分数,学生对于正分数在数轴上比较容易找到,但是对于负分数,出现个别学生标识出错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于负数的排列顺序还存在知识上的盲点。再教设计: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对于负数的大小比较和数轴上找负分数的内容加强训练,力求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就排除潜在的问题。负数教学反思(原创)2 第2篇学校教学质量目标责任书 〖预览〗校教育
4、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素质教育的原则和教育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需要,学校同全体教师签订本教育教学质量目标责任书。期末针对目标进行奖惩。一、教师政治思想目标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履行作为教师的职责;2、服从学校工作安排,一切从学校出发,一切从学生出发,具有集体主义精神;3、从讲政治的高度来对待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大局观念;4、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对学生具有服务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5、团结合作,团结全体教师共同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声誉提高服务;6、认真学习理论文化知识,不断
5、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努力为本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7、履行党和政府及学校关于教育教学工作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依法办事,为维护学校内部团结作出自己的贡献。8、求同存异,积极为学校的建设发展献计献策,对学校工作认真负责,不做有损学校声誉的事。9、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政治学习活动和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二、教育教学教研目标1、做好教育教学的计划总结工作,并根据计划保质保量认真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各项工作力求有过程、有成效;2、按时按要求完成各种计划、总结、心得体会及各部门安排的资料、表册的上交整理工作;3、按时按要求……负数教学反思(原创)3 第3篇小学数学有
6、效教学心得 〖预览〗发布时间:2017-04-01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思维学科,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与结构、思维方式与方法、数学思想与观念。而这些应该在每堂课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因而,我们的每一堂课就必须都实现有效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可谓是如鱼得水,但不可否认,一些教师的教学中,仍然是以老教材的思路要求学生,教育学生,学生仍然不是课堂的主人。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应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活动。因此,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
7、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1.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变“认真听数学”为“动手操作数学”。学生对数学的体验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它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认识规律来设计、组织操作活动,并担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首先,不能把操作流于形式,要让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每一个操作活动。第二,引导学生把直观形象与抽象概括相结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