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肝脏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超声表现及诊断

ID:25791405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2

肝脏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超声表现及诊断_第1页
肝脏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超声表现及诊断_第2页
肝脏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超声表现及诊断_第3页
肝脏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超声表现及诊断_第4页
资源描述:

《肝脏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超声表现及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肝脏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任定远王国增范小明【关键词】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transformationofportalvein,CTPV)是门静脉系统部分或完全梗阻后不规则的再通和/或周围形成大量侧支循环静脉,它是机体维持肝血液灌注的一种代偿机制。本资料收集2001年9月至2008年1月超声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12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9~53岁(平均34.8岁),其中门静脉高压合并有肝硬化6例,肝癌合并门脉癌栓2例,慢性胆系结石感染2例,门静脉被肿块压迫1例,原发性1例

2、。有反复呕血、黑便6例,腹水1例,AFP阳性2例,黄疸1例,脾肿大12例。4例因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而行脾切除及分流手术,其余病例行内科保守治疗。本组12例患者中,门静脉海绵样变局限于门静脉主干3例,门静脉主干、左右支均发生病变4例,主干及左支变性4例,主干及右支变性1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8例,脾静脉迂曲扩张7例,胆囊静脉曲张2例。  1.2超声诊断  使用荷兰PHILIPS-HD11型及美国GE-logiq4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空腹探查,首先使用二维多切面扫查肝胆脾胰及其周围,着重观察门静脉及分支和周围结构,然后用彩色多普勒显示病变处及周围血流分布,

3、脉冲多普勒显示其频谱并测量流速以记录。  2结果    12例B超诊断门脉海绵样变性患者均经DSA、MRI或手术证实,超声诊断准确率达100%。二维超声表现:12例患者门静脉主干或其肝内分支正常结构消失,Glisson系统显示不清,代之以蜂窝状无回声暗区(图1);部分病例门静脉内可见中等回声的实性占位(血栓或癌栓)。  彩色多普勒表现:门静脉周围或其分支可见蓝红相间彩色血流(图2)。  频谱多普勒表现:蜂窝状门脉处见带状静脉样血流频谱,血流方向可正、可逆,峰值流速4.6~16.9cm/s,平均7.6cm/s。(责任编辑:admin)  3讨论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发病

4、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CTPV多见于婴幼儿,为非肝病因素所致,主要病因有先天门静脉管腔缺失、结构狭窄或闭锁。个别轻者可通过侧支静脉代偿而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常因反复出现门脉高压症状如上消化道出血、黑便而就诊。本组中1例9岁小儿因反复呕血、黑便,首诊为消化道溃疡出血入院,最终经过超声及手术探查,证实为门脉先天性发育异常,故在对有消化道出血症状的病例进行超声检查时应想到本病的可能而注意鉴别。继发性CTPV可由各种致病因素如门脉内血栓或癌栓、胆系炎症、脾切除、凝血疾病、外界压迫等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瘀积而引起门静脉高压症,使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支循环。本组除外1例小儿患者,其余

5、皆为各种原因导致的继发性CTPV。    CTPV由于长期门静脉梗阻,导致向肝性和肝性侧支循环建立,其中离肝性侧支循环经胃冠状静脉、腹膜后侧支静脉等进入上下腔静脉,从而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而破裂出血,脾脏肿大,功能亢进[1]。本组12例均经手术或DSA、MRI证实存在不同程度的向肝性和肝性侧支循环。研究中发现门脉左分支海绵样变性的病例数较右支多,这也符合左支横部因与矢状支呈直角而较平直粗大的右分支更易闭塞的解剖基础。此外,本组测得病变区平均血流速度为7.6cm/s,符合文献报道流速偏慢的现象。综上可见,超声诊断CTPV准确率高,特异性强,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