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国画之“以大观小”论文

感悟中国画之“以大观小”论文

ID:25787462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2

感悟中国画之“以大观小”论文_第1页
感悟中国画之“以大观小”论文_第2页
感悟中国画之“以大观小”论文_第3页
感悟中国画之“以大观小”论文_第4页
感悟中国画之“以大观小”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感悟中国画之“以大观小”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感悟中国画之“以大观小”论文..毕业内容摘要:本文针对当今很多文章以西方透视原则品评中国画的误区,试图正本清源地阐明“以大观小”这一宝贵的中国画创作思维方式,主张从文化精神上保持我们民族绘画的独特性。关键词:以大观小创作思维想象中国画有自己的审美理想和表现方式,有历史形成的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文化传统。和西方绘画相比,它并不显得异彩纷呈。它像一条源远流长的巨川,千年流淌,平缓自如,只是偶尔泛起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它在创作过程中的“以大观小”和作品的“小中见大”..毕业,却渗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中国艺术精神,本文试从中国画独特的创作思维方式“以大观小”出发,分三方面进行粗浅论述。一“以大

2、观小”可以说是博学家沈括的伟大的理论创新。他在《梦溪笔谈》中说到:“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塔之类,皆仰画飞檐,其说以谓‘自下望上,如人平地望塔檐间,见其榱桷’。此论非也。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兼不应见其溪谷间事。又如屋舍,亦不应见其中庭及后巷中事。若人在东立,则山西便合是远境;人在西立,则山东却合是远境。似此如何成画?李君盖不知以大观小之法,其间折高折低,自有妙理,岂在掀屋角也?”可见,最初提出“以大观小”,是沈括大胆批评画家李成仰画飞檐,用以成就中国山水画独特图式的思维方法,即“以大观小”的思维智慧对于古典山水画的重

3、要乃至对于整个古典甚至现代中国画的一以贯之。从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中西绘画在创作思维上的截然不同,也就不会生硬地去套用西画的透视理论去评论中国画了。有人把“以大观小”解释为“散点透视”“动点透视”,这都是认识上的误区,是不符合中国画创作思维的。首先,应该明确认识到“以大观小”不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在现实中可实际运用于视觉的观察方法。其次,“以大观小”纯粹属于古典山水画家创作中,整合视觉意象、创造性想象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现象,当然和花鸟画、人物画也同样是相通的。沈括在“以大观小”的论述中,廓清了古典山水画创作中不同层面的问题,明确发现“以大观小”是古典山水画空间结构的统摄之法。“想象”是

4、“以大观小”最本质的特征。“以大观小”的内涵十分丰富。首先,主体需“心期于大”,“必先有段海阔天空之见存于有迹之内,而求于无迹之先”,将“山水大物也”想象如假山样,完全地整体地收于心灵眼睛的视域之中;其次,将视觉意象通过想象整合为视觉经验,将山外有山,层层叠叠想象为平面化的节奏。所以,“以大观小”不是对客体的简单再现,而是主体的自由创造;它是心理的,而非视觉的;它是虚拟的意象世界,而非实有的视象世界;它是平面的层次空间,而非三维的透视空间。二有人说,选择了从事绘画这个专业,就是选择了艰辛和痛苦。自然之美,心中之美不会慨然于你我,在大家看到画家一挥而就的时候,洒脱自然的背后是画家的沉重

5、、痛苦和长期的积累。我们的前辈大师们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画外之功,用“十年磨一剑”的艰辛代价来追求中国画的至高境界,这在西方绘画史上是少见的,也正是由于这种千年的文化磨练,它所包含的人文含量就更多,历史的积淀就越厚,它的博大精深,在世界上尚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与之比肩。可以说它是世代中国人生存方式的一种折射,体现了中国画画家在艺术创作中的独有的思维方式。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有这样一段文字:“初,毕庶子宏,擅名于代,一见惊叹之,毕异其唯用秃毫,或以手摸绢素,因问所受,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毕宏于是搁笔。”“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以宇宙自然为师,掌握自然规律,丰富内心世界,

6、把造化之美,升华为艺术之美,借以表达内在的情境。由此,“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实际上成为历代画家创作中遵守的不二法门。这不仅在山水画中,在花鸟、人物画中亦同样如此。古人画梅兰竹菊,谓之“四君子”,画松竹梅,谓之“岁寒三友”,画一水鸟曰“冷眼向天”,此种例子可信手拈来。可见,画家都是以一种寓意,把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包括画家本人的某种审美情趣,赋予种种具体甚或是微小的事物上,这就体现了中国画的二重性:写实性和写意性,也就是中国画必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有具体可视的形象,具有写实和具象性,同时又体现着人本身的精神属性,所以中国画的语言又具有写意的抽象性特征。同时,在“以大观小”的创作思维中形

7、成的作品也必然是小中见大,小画面,大世界;有限的内容,无限的想象,令人驰骋神思,神游物外,给欣赏者带来无限的审美愉悦。如齐白石的很多以农家蔬果为题材的画,我们可以从中洞见很多为人处事的哲理,一棵大白菜,几个柿子,曰:“世世清白”。总之,中国画作品的以小见大是西方绘画所极少具有的。“以大观小”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绘画的创作思维方式,作为一种思维智慧,已被我们的先辈画家们深入地贯彻到他们的创作中。相反,倒是我们很多现在的国画家们在中国画的现代化的进程中,盲目地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