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文化研究

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文化研究

ID:25780906

大小:5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2

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文化研究_第1页
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文化研究_第2页
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文化研究_第3页
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文化研究_第4页
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文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文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文化研究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文化研究  吕剧是中国八大戏剧之一,是近百年来在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个年轻的地方剧种,其发祥地在山东省东北部地区的广饶、博兴一带。吕剧是齐鲁人民智慧的结晶,该剧唱腔简朴,曲调细腻而委婉,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地方戏种。听见旺相唱,饼子贴在门框上,就形象地说明人民群众对这一民间音乐艺术的喜爱。吕剧原称化装扬琴、琴戏,又称迷戏,该剧因伴奏乐器主要是坠琴,操琴时不断地上下捋弦,所以也叫捋戏,胶东半岛称其为蹦蹦戏。  建国后,吕剧艺术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其流行区域不仅很快遍布了山东省,并且从2

2、0世纪50年代起,在中国的东北、新疆、江苏等省份,也相继成立了吕剧的专业艺术表演剧团,使吕剧不仅是山东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而且在全国亦具有较大的影响,在中国文化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因此,研究吕剧的起源,梳理黄河三角洲民间音乐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对于复兴民族文化,繁荣民间音乐艺术,构建区域性的和谐文化,均有重大意义。    一、吕剧戏曲文化艺术的滥觞    一种文化种类的形成,是有其特殊的社会和历史背景的,吕剧的形成亦然。据《黄河志》记载:在1884年以前,黄河下游无防洪大堤,作为人海口的原蒲台县(今为滨州市滨城区及博兴县)一带、博兴县的

3、纯化和阎坊一带、广饶县的牛庄一带、利津县东部等地区,由于没有固定的河床,除春天旱季外,其余季节黄河基本上成漫流的状态,三年恶水三年旱,三年蝗虫灾不断是对当时恶劣生活环境的真实描述。人民群众的生活非常困苦、艰难。为了糊口谋生,当地的百姓不得不大批外出逃荒、乞讨。这些以乞讨为生的人们,多以演唱民间小曲为谋生的手段,各种民间的小曲、杂腔、杂调、琴书说唱等艺术形式,就在此地广为流传,民间艺人逐渐增多。当时广饶的牛庄和博兴县的纯化、阎坊一带,是民间艺人比较集中的地方。这些民间艺人为了招徕观众,对说唱内容不断革新,演出形式不断创新,由跑门子(到人家门口或院

4、里唱)到盘凳子(坐着唱或给人家当吹鼓手),再进一步发展成为拉地摊(在地面上摆场子进行化装演唱),渐渐地将小曲、杂调、琴书等说唱艺术变革为一种新的戏曲形式。  据滨州市史志办编撰的《惠民地区(文化志)资料专辑》记载:约在1880年,博兴县纯化、阎坊一带的民间艺人孙中心、刘峦峰等说唱艺人,把带有故事情节的小曲《后娘打孩子》、《审青杨》、《三打四劝》、《吕洞宾戏牡丹》等,按故事中的人物分别扮成角色仿照戏剧的形式进行化装演出,从最初的三四人,逐渐发展成七八人的演出队伍。在演出形式上有时跑门子,有时盘凳子,有时拉地摊。当时演唱的曲调比较杂,还没有现在吕腔

5、的基本唱腔四平调的母体山东琴书中的《凤阳歌》的曲调,但他们所演唱的《后娘打孩子》的曲调,却成为后来吕剧中的主要曲牌唱腔之一,至今仍时有应用。以孙中心、刘峦峰为首的一部分艺人,将说唱艺术的演出形式革新为化装演出,对以后吕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虽然当时这种化装演出的艺术形式还不是真正的吕剧,但仍可以说这是吕剧起源的滥觞。    二、吕剧戏曲文化艺术的雏形    据东营市史志办编辑的《吕剧起源与发展东营市史料汇编》记载:1900年的农历12月,由原乐安县(今东营市广饶县)牛庄时家村民间艺人时殿元首倡将琴书段子《王小赶脚》由坐唱形式改为化装演出,崔心悦(

6、亦有的写为雀兴乐)、崔心庆、谭明伦、武春田等人积极响应,他们凭借多年演唱琴书的从艺经验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化用了京剧、五音戏等剧种的表演程式,并借鉴跑驴这一民间舞蹈艺术形式,直接使用了琴书中的曲牌唱腔和道白,经过充实、衔接,经过几天的排练就创作成了地方小戏。他们用竹、纸、布作材料,扎成一个驴子,并加以彩绘,演出时由时殿元头戴破毡帽,腰扎白围裙、鼻眼之间用白灰化成小三花脸,扮成挥鞭赶驴的王小,由崔心悦扮二姑娘,把驴子分成两截用带子系在腰间,做骑驴趱跨状,在坠琴、扬琴、三弦、笛子、板鼓等乐器的伴奏下,二人载歌载舞,表演形式活泼、生动,使多年坐唱的说唱

7、艺术琴书活了起来,使原来主要以第三人称的坐唱形式,发展成为有人物、有声腔、有对白、有表演、有道具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从而确立了吕剧表演艺术形式的雏形,吕剧戏曲文化艺术步入了初步形成阶段。    三、吕剧戏曲艺术的渐趋成熟    吕剧声腔艺术经历了一个在百曲杂陈的基础上,吸取了凤阳歌的曲调,再由凤阳歌曲调发展成为四平腔(在民族作曲手法上即为变四为宫)这样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唱段结构上也经历了由曲牌联缀到板式变化的嬗变过程。  山东琴书被时殿元等民间艺人发展成为化装扬琴后,以其载歌载舞的演出形式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由于当时社会

8、的迫切需要,化装扬琴发展迅速,演出区域也迅速扩大到齐鲁大地。1910年后,时殿元与弟子崔心悦等组成共和班,先后到掖县(今莱州市)、黄县、蓬莱等地演出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