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析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方式初探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方式初探论文..论文关键词:新课标探究自主学习论文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应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激趣引题,自学探究;自主思考,独立探究;主动钻研,合作探究;明理强化,实践探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自学能力。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生产过程的日益智能化,现代社会急需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在当前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课堂上再不能用单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去教学,..而是要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
2、讨论为前提,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能够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主要是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教师的主要角色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引
3、导学生:1.激趣引题,自学探究。教师一堂课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简短的导入是为学生自学探究作铺垫,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人自学探究阶段。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欲望,给思维以动力。如教学《简单归一应用题》时,可以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现在要求很快测算出全班50位同学在一分钟内大约一共能跳多少下脉搏,怎么来测算呢?生1:可以先统计全班每位同学一分钟跳多少下脉搏,再把它们加起
4、来。生2:这样太麻烦了,只要先测出一位同学一分钟跳多少下脉搏,再乘以60就可以了。生3:这个办法不可取,如果选出的这位同学跳得快,算出的得数就太大了;如果选出的这位同学跳得慢,算出的得数就太小了。学生都认为第三位同学说得有道理,怎么办呢?这时,一位同学兴奋地说:“可以先测出几位同学的,计算出他们的平均数后再乘以60。”大家认为这个办法好。由于这道题是师生共同探讨建构的,学生对例题的结构、数量关系了如指掌,很快掌握了这类题的解题思路。2.自主思考,独立探究。所谓独立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
5、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因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动手“做数学”,使他们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独立探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张梅玲教授说得好:“再完美的模仿毕竟是模仿,有缺损的创造毕竟是创造,要创造要发展不能一次求完
6、美,但毕竟是在前进、在发展,路是人走出来的。”如在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多媒体出示主题图,并列出算式:30+20,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你打算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思考,作出了如下算法:①十个十个地数,30、40、50。②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是50。③3+2=5,30+20=50。并让他们自由选择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60+20。3.主动钻研,合作探究。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可集中在这一阶段解决,这一步开始时
7、给学生3~5分钟时间,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要求学生不重复、不提与主题无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只要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即可。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可以让每位学生课前准备好24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上课时要求小组内成员每人用这24张纸片拼成一个长方形(每人拼的都不相同)。拼好后逐一按长、宽、面积等数据填在一张表格上,再研究:这些图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这些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每个图形的长、宽和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共同发现
8、了每个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和宽的乘积,于是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的计算公式。4.明理强化,实践探究。这既是对探究成绩的巩固,又是对探究效果的检验,其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学会方法。首先,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