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恐慌”下的“自我救赎”

“社会恐慌”下的“自我救赎”

ID:25725434

大小:6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2

“社会恐慌”下的“自我救赎”_第1页
“社会恐慌”下的“自我救赎”_第2页
“社会恐慌”下的“自我救赎”_第3页
“社会恐慌”下的“自我救赎”_第4页
“社会恐慌”下的“自我救赎”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恐慌”下的“自我救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恐慌”下的“自我救赎”摘要: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从江南开始并由此扩散开来的一场妖术大恐慌,使整个社会陷入极度不安中难以自拔,社会各阶层,上至乾隆皇帝,下至平民百姓,均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此过程中寻求自我保护,社会最底层的特殊群体(如乞丐、僧人等)则成为众矢之的。而最终的调查证明:所谓的“叫魂”案只不过是一场庸人自扰的闹剧。通过分析各群体“自我救赎”的具体表现,试图揭示妖术恐慌得以在全国范围蔓延的重要社会基础。关键词:恐慌;乾隆皇市;地方官员;百姓;自我救赎中国民间宗教古已有之,妖魔古怪,阎罗无常本身就是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1768年发生的这场妖

2、术大恐慌却横贯于整个华夏大地,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叫魂》一'书中的“叫魂”,本意是指将人的灵魂偷去,此书中所讲具体的叫魂案,则多与“剪辫”有关,术士通过作法于受害者的名字、毛发等,使之生病、死亡,偷取其灵魂,为己服务,“叫魂”案首先在浙江出现,后传播至山东、直隶,直至京城。在这一过程中,地方百姓、官员和乾隆皇帝都各有反应,最终却以皇帝的一声令下草草收场。民众不可不说是这一事件发生的重要社会基础。在1768年3月的德清石匠案以及由此而开始的几个案件中,民众都充当了“发起者”的角色。德清石匠一案中,是沈农夫找吴东明石匠将仇人姓名粘贴于石桩并打人河底引起;

3、萧山事件中巨成、净心二和尚在遭村民围攻后,被带到县衙;乞丐丘永年等三人被民众指控剪辫,后被当地捕役抓走。孔先生认为叫魂妖术让“公众情绪受到的干扰及其深广”,以至于直接影响到官员的审案。其实,普通民众面对社会恐慌所做的应急反应,是寻求自我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以往研宄者对这一盛世多勾勒出一幅繁荣昌盛的图景:十八世纪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国内外贸易交换不断,国外贵金属进口以及国内贵金属生产增加,货币供应量也随之增加,农民能够专职从事商品化作物生产。但这一时期却蕴含着更多盛世之下难以掩盖的社会问题:人口的数量随着商品经济发展明显增加,生态压力扩大,环境恶化,交换经济同

4、时也意味着社会竞争的出现与膨胀;同时,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也不容乐观,经济发达的苏杭地区经历了稻米价格不断上涨的经济困难时期,其他偏远地区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出现开始形成人口流动,随之产生一系列社会结构的变化。在普通百姓眼中,商业的发展或许并非能够为其提供致富的可能,反而使其身陷一个充满竞争、拥挤的社会,生存空间变得愈加狭小。书中提到:“到了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中国经济已将大量人口挤入一个不断扩大的下层阶级”,在良好的经济基础之上,普通民众所渴求的“安居乐业”是可以得以实现的,但正是这种“满足”引起所谓的“担心、疑虑”,十八世纪的中国人害.怕某些“看不见的

5、趋势的威胁”“偷走”他们的生计。流动人口的出现与扩大正是百姓所认为的“潜在威胁”,民众有如“惊弓之鸟”,而僧人、石匠等这些从事特殊职业的群体更是让他们“战战兢兢”。这时,普通人为了摆脱其可能向下的命运,开始借助妖术所带来的社会恐慌,寻求“自我救赎”,将自身所持“利器”不知不觉地对准了较之更为软弱的人群。地方官员作为协调中央与地方的中间地带,真正起到平衡二者的作用,成为解决很多问题的关键所在。《叫魂》一书所提案件中的地方官员,为抵住来自皇帝和民众的压力,多数情况下选择“欺骗”,以实现“自我救赎”,地方官员在扮演哄骗者角色的同时,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被骗者

6、。如书中所提,地方官为隐瞒案情,减少麻烦,往往欺上瞒下;在审讯过程中,好几件重要案件得以接二连三地翻供,案犯常在逼供之下颠倒事情黑白,地方官员屡屡受骗。浙江一案中,蔡捕役将戴着“镣铐”的正一和尚带到自己家索要钱财,方能为其“消灾”,因正一无财,蔡捕役开始编织一连串谎言“自圆其说”。地方官员作为知识分子,对民间妖术传播的可信度显然会有很大的怀疑,但“保一方太平”是其职责所在,当有人状告民间有人“剪辫”导致人心惶惶,社会秩序紊乱,他们的本能反应则是及时镇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在已确信某一事件结果的情况下,审查更多地便是为其寻找合理的解释。更重要

7、的是,官员并没有将剪割发辫的妖术与反满族统治加以联系,因此从未想过有将之立即奏告朝廷的必要。按照官僚责任制的常规,一项罪行如果未被官方朝廷确认,地方官员就不会因为对此项“罪行”失察而受惩罚,基于政绩的考虑,没有人希望在皇帝那里留下其“治理地区多有事端”的坏印象。在乾隆皇帝面前,地方官僚作为一个集体性的存在,为保“乌纱帽”的自我救赎促使各省官僚织成了一张官官相护的网络,均对皇帝封锁消息,当乾隆皇帝发现自己被“蒙在鼓里”时,为时已晚。一场场看似公正的“审判”在全国各地有条不紊地进行,民众所得到的社会保障少之又少,根深蒂固的官僚政治体系为顺利结案提供了安全保障,

8、社会恐慌似乎只是为官员治理社会添加了一种催化剂,至于百姓的福祉与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