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719909
大小:6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2
《浅议基层法院信息化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基层法院信息化建设浅议基层法院信息化建设摘要:推进司法公开,是促进司法公正的有力举措。新媒体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要求各级法院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谱写司法公开新篇章。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司法公开的必然选择。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司法公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手段比传统媒介更具有优势,为司法公开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极大拓宽了司法公开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了司法公开实现更透明更彻底,是司法公开的强力推手。同时信息化是司法公开的双刃剑,要用辩证的思维方式看待。通过分析基层法院应用信息化推动司法公开存在的思
2、想认识不到位、经费保障不到位、专业人才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完善的意见和建议。没有公开则无所谓正义,美国当代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曾在其《法律与宗教》一书中如此断言道。周强院长也曾指出,“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是树立公信的前提,公开是打消当事人疑虑的最好办法。”推进司法公开,是促进司法公正的有力举措。法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更是向社会广开司法大门、让群众接近司法、了解司法活动、不断增强司法透明度、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
3、预示着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渐形成之后,法治将成为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而作为衡量法治发展的标尺,司法公开则是法治社会的本质要求。这不仅是一项宪法原则和基本诉讼制度,更是促进司法民主、实现司法公正、树立司法公信的重要基础、保障和途径。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发生重大转变的大背景下,顺应民众需求和尊重司法规律,司法公开具有必然性。近年来,各级人民法院主动呼应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主动打破“司法神秘主义”,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和包容的胸怀,迎接司法公开春天的到来。当司法公开成为全体法院干警的共识时,如何推进
4、司法公开之路越走越好,离群众的期待越来越近,就成了一个现实的司法实践课题摆在了人民法院面前。新媒体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指明了一条路径:强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谱写司法公开新篇章。一、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司法公开的必然选择(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司法公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世界,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和广泛普及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引发了社会运行方式和人们思维行为模式的改变,有力地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现
5、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世界各国目前都在致力于信息化建设,并将其作为实现自身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近二十年来,我国互联X发展突飞猛进。据中国互联XX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截止2013年底,中国X民规模突破6亿,其中通过上X的X民占80%;用户超过12亿,国内域名总数1844万个,X站近400万家。俨然,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X络大国”,已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伴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X络新媒体、“自媒体”异军突起。X络打破了传统媒体受时间、版面等种种限制,具有自由平等、即时互动等特征。X民可随时在线自由发表个人意见、
6、互动传播交流信息。借助X络媒介,民众不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受众者,而且也是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评论者。一个事件,一旦引起X民的关注,很容易被炒作,形成一传千里、一呼百应的场面,在短时间内传遍整个X络。其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大,远非传统媒体所能比。同时X络也给广大民众提供了一个关注司法活动、维护自身权利的崭新平台,群众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参与司法、了解司法的愿望更加迫切,对司法活动更加关注。司法案件中存在的任何问题捂不住、也盖不住,往往被X民们以各种方式披露出来。近年来,X民对司法活动,特别是重
7、大、热点案件的审判活动更加关注。例如,近几年发生的彭宇案、许霆案、药家鑫案、李昌奎案等司法热点事件看,一些法院没有完善民意沟通渠道,处理个案时,缺乏对民意的综合考量,其裁判结果往往受到广泛质疑,降低了司法公信力,动摇了司法权威。在信息化时代,此类社会“误解”被不断加重,借助X络的发酵,法院陷于被动的不利境地。这就要求人民法院更自觉、更主动地开展司法公开,不断加大公开力度,创新公开举措,拓宽公开渠道。(2)(二)信息技术手段比传统媒介更具有优势,能更好地促进司法公开信息技术手段具有传统媒介所不可比拟的独特
8、优势,主要体现在:1.信息技术具有公开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高度共享得以实现。通过信息X络传输,从法院的办案人员到案件的当事人,甚至普通公众,都能获取到相关的审判信息数据,从而使审判公开透明得以实现。2.信息技术具有客观性。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对人为的操作进行控制,通过对违规操作、错误操作进行记录,可以有效避免人为操作中的弄虚作假、暗箱操作,能相对客观地呈现审判过程原貌。3.信息技术具有便捷性。传统审判工作中,要查询有关审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