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文学的趣味》阅读答案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阅读答案

ID:25713167

大小:156.00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8-11-22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阅读答案_第1页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阅读答案_第2页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阅读答案_第3页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阅读答案_第4页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阅读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阅读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朱光潜《文学的趣味》阅读答案第一篇:《文学的趣味练习2009101416195440》第二篇:《文学的趣味》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丰富的阅读经验,每个人的心灵都曾被文学作品中某一方面触动过。那么,你是否意识到,每一次怦然心动,正是文学以它的趣味的魅力在感化你。那么,什么是文学的趣味?怎样才会捕捉到真正的文学趣味?今天,朱光潜先生的这篇文艺论文会回答这些问题,对提高我们的欣赏水平也具有丰富的启迪意义。二、整体感知:(15分钟)㈠准确审读题目[教师提问]: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趣

2、味[说明:帮助学生直接把握论证中心]㈡明确课文中心论点[教师发问,学生思索]:文学与趣味之间应是什么关系?[学生朗读,圈点句子]:朗读课文第一节,回答上述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或趣味是文学欣赏的基础)[说明:题目并无难度,答案也浅显明了。主要是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㈢明确作者论证思路出示思考题,学生速读全文并整理回答,教师点拨明确:朱光潜《文学的趣味》阅读答案。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就此中心展开论证?[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重点]答: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⑴根本不知,感到无趣,精神残废。⑵知得不正

3、确,趣味低劣,精神中毒。⑶知得不周全,趣味窄狭,精神短视。问题2:如何才能获得正确的文学趣味?[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重点]答:唯一的方法是扩大眼界,加深理解。问题3:又如何才能获取正确的新的文学趣味?[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重点]答: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说明:这三个问题设计属于理解性问题,化解本课时教学重点,旨在让学生通过快速阅读、理清作者层层深入的论证结构,完成知识目标一,并且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时快速而准确提取段落中心句的能力。]㈣总结本文结构特色[说明:属于教学难点,本环节目的是更深刻地体会本文疏密有间,舒卷自如的论

4、证结构特点。]朱光潜《文学的趣味》阅读答案。1.出示思考题:[教师出示,共同探讨]⑴本文在论证过程中,对于论证内容的稀疏与繁密的安排有什么特点?⑵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2.[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板书重点]⑴文章在结构安排上疏密相间,在论述三种通病时文章三段排列,行文疏朗;在论证怎样获取“趣味”及“新趣味”时,行文繁密,论证透彻,这样,全文论证结构腾挪多变,重点突出。⑵因为作者写作阐明的重点是如何使文学趣味高雅、广泛,而并不在批判文学趣味方面的欠缺,指出毛病仅为治疗作用。三、合作探究:(15分钟)[说明:本环节的目的是促进师生、生

5、生合作互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情绪,在活动中深刻体验本文深入浅出,亲切自然的语言特点,完成知识目标2。]1.出示思考题:文中作者借用了以喻明理、现身说法、巧妙引用等多种论证手法,使理论性较强的文学问题变得通俗易懂。你能于文中找到例子并简明分析其作用吗?2.[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明确]答:⑴引用论证a.孔子之言:引出自己独特的见解b.英国诗人华兹华斯:重申结论,要获得新的趣味⑵比喻论证:化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浅显。a.以山设喻:扩大眼界,加深知解b.开疆辟土:战胜惰性,获取新趣味⑶举例论证:以个人经验为例,倍

6、感亲切,深入浅出,增强说服力。四、反馈小结:(6分钟)出示思考题:学习本文疏密有间、舒卷自如的论证结构和以喻明理,现身说法的语言表达技巧,结合自己写作议论文的经验,谈谈你的收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总结]1.议论文写作必须条理清晰,论证有序。朱光潜《文学的趣味》阅读答案。朱光潜《文学的趣味》阅读答案。2.议论文写作应尽量采用恰到好处的论证方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说明:让学生学以致用,尽量克服习作过程中结构随意,论证无序的弊病。]五、拓展练习:(4分钟)作业要求:1.阅读课后练习五,把握命题要求:读书必须有正确的欣赏趣味。

7、2.借鉴课前发放材料,吸取作者有关文学欣赏的观点。3.要求每人在课后完成一篇小说欣赏读后感第三篇:《文学的趣味》朱光潜《文学的趣味》阅读答案。朱光潜《文学的趣味》阅读答案。第四篇:《朱光潜《文学的趣味》阅读答案》朱光潜《文学的趣味》阅读答案文学的趣味朱光潜①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②有些人根本不知,

8、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③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④有些人知得不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