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武汉艺术生文化课培训【英博艺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武汉英博教育艺术生文化课辅导基地地址:武昌区友谊大道学院路9号现代科技学校3号楼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人文精神的内涵:关注人类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第32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武汉英博教育艺术生文化课辅导基地地址:武昌区友谊大道学院路9号现代科技学校3号楼1、知识梳理:2、重点探究:①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想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直截了当,不披任何外衣,比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
2、义更彻底、更鲜明。②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不同特点特点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宗教改革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倡导个性解放。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旗帜,主张“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以法治国”等,为未来社会设计了明确的政治蓝图。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科技、教育与文化第33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点一近代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思想1、抵抗派林则徐活动:设立译馆,组织编译外国
3、书籍,影响: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撰《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内忧外患的局势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2、抵抗派思想主张: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武汉英博教育艺术生文化课辅导基地地址:武昌区友谊大道学院路9号现代科技学校3号楼实践:开展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开设新式学堂影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中体西用”:以封建纲常伦理为根本,采用西方科技,以挽救封建统治考点二近代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1、
4、早期维新思想思想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评价:为维新思潮奠定了基础,未形成系统理论,缺乏实践2、90年代维新思想康有为:著“两考”,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梁启超:著《变法通议》,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的必然性严复:译《天演论》,在维新理论宣传上贡献巨大意义: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3、新文化运动①背景: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②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③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④主要阵地
5、:《新青年》⑤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⑥主要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⑦影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年轻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⑧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倾向⑨主流:宣传民主和科学(五四运动之前)→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之后)考点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原因:新文化运动的促进;十月革命的影响2、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①五四运动之前:《庶民的胜利》《布尔
6、什维主义的胜利》②五四运动之后:《我的马克思主义观》3、影响: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第34讲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考点一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1、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前提):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①内容民权主义(核心):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补充):平均地权—核定地,原价归原主,增价归国家进步性比较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②评价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局限性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没
7、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民族压迫,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①内容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②评价: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未明确反帝明确反帝民权主义民权属于国民全体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影响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和旗帜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武汉英博教育艺术生文化课辅导基地地址:武昌区友谊大道学院路9号现代科技学校3号楼国民革命的旗帜考点三毛泽
8、东思想1、形成与发展时间著作(观点)及其主要内容影响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从理论上解决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同盟军、革命对象等问题萌芽土地革命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初步形成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论》,解决了领导阶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问题发展成熟解放战争时期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论人民民主专政》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新中国的重大问题继续发展过渡时期《论十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