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的景观影响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的景观影响分析城市高架轨道交通具有造价低、建设周期短等优势,更适应大城市的发展需要,但是对于由此产生的景观问题,有很多的争议。因此,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对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的景观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采用高架轨道交通线路时需慎重考虑其景观问题。关键词:轨道交通;高架;景观引言 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系统作为一种快速、大运量的公共交通设施,具有快捷、安全、舒适、环保、经济等综合优势。目前,很多城市在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时,部分线路采用高架线路。但是,人们在享受着快速交通带来的便利以及可以欣赏沿途美丽风景的旅程时,高
2、架线路本身的存在对于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一直是人们争议的焦点所在。一、城市轨道交通敷设形式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敷设方式一般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城市现状及规划情况、工程地质、环境保护等条件来选择的,有地下线和地上线,其中地上线包括地面线和高架线。地下线一般为隧道形式,地面线包括路堤式和路堑式两种形式,高架线为桥梁形式。线路的敷设方式,主要受如下几种因素的影响:(一)城市建成区的建筑空间、密度等;(二)工程造价;(三)城市景观的要求;(四)周围环境的要求;(五)道路红线宽度。若选择高架线,则道路红线宽度至少达到50米
3、。二、城市高架轨道交通 城市高架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经济、实用、高效、安全的快速轨道交通模式,相对于其它走行方式的优势在于:高架轨道交通造价低,建设周期短。(一)相对于地下线,高架线路造价为地下线的1/3,高架车站的建设费用为地下车站的1/9,运营费用是地下线的1/3。建设一条地下线的资金可以建三条同样长度的高架线。(二)由于高架线是在地面上建设,建造速度快,适应了大城市发展的需要。(三)相对于地面线,高架轨道交通与地面道路交通没有冲突,,更为高效和实用。(四)相对于道路交通,高架轨道交通在完全封闭的系统中运行,安全性更好。
4、三、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的景观影响分析城市高架轨道交通线路造成的景观问题大致可分为动态景观和静态景观。(一)动态景观 动态景观主要指列车上乘客对线路两侧景观的欣赏。将这种大容量的交通工具在城市适当的区域走出地面,利用这种特殊的流动空间来宣传和展示城市的风貌,使众多的乘客在完成乘坐快速轨道交通的同时,能够捕捉到大量的信息和欣赏到城市景观,以达到一种广告效应和一览城市风采的作用。比如: 法国巴黎最主要干道上拉兹尔大街上的地铁线,在埃菲尔铁塔和凯旋门铁塔的中轴线上,规划者有意把线路从地下走出地面长约2km,别出心裁地让乘客领略了
5、在两座世界著名建筑衬托下的巴黎风景,效果非常明显。 西安地铁三号线将在浐灞生态区建造高架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以使乘客在乘坐途中可以欣赏到浐灞生态区的美景。 杭州地铁一号线规划方案中高架线路沿线的景观点有临平与杭州市郊接合部和萧山与杭州市郊接合部的田园景观、水岸和湿地景观、钱塘江两岸的自然山水景观和杭州市区的现代都市景观。这些景观与西湖和天目山等处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共同构成了杭州市丰富的旅游资源。 但动态景观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又与列车的运行速度及线路到建筑物的距离有关。从美学的观点来说,要求敷设城市快速轨道地上线的城市干道
6、规划红线超过50m。(二)静态景观 静态景观对于交通设施来说也称道路美学,它包括线路本身的协调及其与周围建筑的协调。包括:线形、梁型、墩柱、车站建筑的设计等。(三)景观影响1、在周围环境中较突兀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架桥体有着敦实的桥墩、质感粗糙的横梁,这种由功能决定的形态忽略了对城市外部空间的影响。桥体几乎均以混凝土材质的本色示人,其灰色的外观无疑加重了桥体的厚重感和体量感,使空间氛围变得沉闷,影响到人的视觉和心理感受。2、与城市宜人尺度不协调 轨道交通高架桥身体量大,距离长,这一特征令其成为城市空间的主体。周边
7、建筑与之相比在尺度和体量上都有相当大的差距。又由于高架线路是在原有道路布局的基础上建设完成的,中心城区的道路拓宽和建筑后退均存在一定的局限,因而,当高架桥体以巨大的体量出现时,便必然会与周边的城市景观缺乏整体上的尺度协调。高架桥体所经之处多数都紧贴着原有建筑,违反了实体空间的最佳比例,也丧失了原有的尺度感。3、割裂空间,破坏廊道轮廓线的完整性 轨道交通高架线路所在空间作为城市客流廊道,同时具有屏障和通道的功能,处理不当便会割裂此处的城市空间,造成城市景观的破碎。街道轮廓线是体现城市景观的重要元素之一,高架桥体的出现破坏了
8、街道轮廓线的完整性,它将高层建筑拦腰斩断,将低层建筑无情淹没,完全丧失了原有街道轮廓线所具有的韵律与节奏感。4、使道路上部空间失去可识别性 高架桥体由于其自身的特性,使得沿线空间特征趋于雷同。冗长的桥面板和粗壮的桥墩连绵数十里,始终反复强调这一主题,无疑使城市空间失去可识别性。(四)解决景观问题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