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外关系史研究综述

2002年中外关系史研究综述

ID:25691028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2

2002年中外关系史研究综述_第1页
2002年中外关系史研究综述_第2页
2002年中外关系史研究综述_第3页
2002年中外关系史研究综述_第4页
2002年中外关系史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2年中外关系史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2年中外关系史研究综述  2002年国内学者对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除专著外值得关注的是本年度出版了几部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译著。余太山主编的《西域通史》、马大正主编的《中国边疆经略史》、李治亭主编的《东北通史》、赵云田主编的《北疆通史》、陈庆英、高淑芬主编的《西藏通史》、方铁主编的《西南通史》、陈炜、方主编的《海疆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等中国边疆通史丛书七卷本的出版,为了解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国家关系史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钟兴麒、王豪、韩慧校注的《西域图志校注》由新疆

2、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年9月版。中亚史的专著有张文德的《中亚苏非主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一书,对中亚苏非主义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王欣的《吐火罗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一书,探讨了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吐火罗人的历史发展问题。陈良伟的《丝绸之路河南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指出丝绸之路河南道兴盛于4-6世纪,以益州(成都)为起点,终点到西域和漠北,是沟通南朝与西域间的重要通道。吴伯娅的《康雍乾三帝与西学东渐》(《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3、12月版)一书,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康雍乾三帝的海外政策、对天主教的认知、对西方传教士的态度、对西方科学的态度等问题。本年度有关中外关系史的译著有(法)丹尼、(法)马松主编,芮传明译,余太山审订的《中亚文明史》第一、二卷(中国对外出版公司,2002年1月)。《中亚文明史》六卷本将揭示中亚地区从文明之初到当今时代各种文明的兴盛和衰亡。第一卷追溯了中亚这一广大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开始,直到大约公元前700年伟大的阿黑门尼德帝国奠定建国基础之时的人类历史。第二卷述及公元前700年至公元250年间中亚地区各种人口流动及其

4、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H·札巴罗夫、L·德列斯维扬斯卡娅著,高永久、张宏莉译的《中亚宗教概述》(《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一书,探讨了宗教在中亚诸民族历史上所占地位及其所起到的作用问题。(乌)B.A.艾哈迈多夫著、陈远光译《16-18世纪中亚历史地理三、宗教、文化史研究(一)、中亚宗教文化刘永连《突厥丧葬风俗汉化问题述论》(《唐都学刊》,2002年第1期,第74-76页)一文,认为突厥在与中原地区的密切交往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汉族文化。比较东西突厥可以发现突厥丧葬习俗在中原汉文化影响下逐步演化的历

5、史过程。葛承雍的《唐昭陵、乾陵蕃人石像与“突厥化”问题》(《欧亚学刊》第3辑,2002年4月,第150-162页)一文,根据中外考古资料研究,认为在唐前期皇帝陵墓制度中,唐太宗昭陵和唐高宗乾陵的陪葬蕃人石刻雕像,受突厥丧葬习俗的影响。周耀明的《从信仰摩尼教看漠北回纥与粟特人的关系》(《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第15-22页)一文,认为7至8世纪,摩尼教由粟特人传入回纥汗国境内。张文德的《中亚苏非主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一书,以苏非派推动中亚伊斯兰化为重点,着重探讨了中亚苏非派

6、的三大教团亚萨维教团、库布亚维教团和纳合什班底教团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与游牧民族或地区政权的关系,并对苏非主义在中亚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作了适当分析。韩中义的《略述新疆苏非派对内地的影响史》(《元史及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5辑,南方出版社,2002年8月,第283-298页)一文,对新疆苏非派对内地影响的时段、苏非各派对内地的影响及其特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早期新疆苏非主义对内地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文化方面;新疆主要派别如、白山派、黑山派、伊玛目热巴尼派促成了内地相应的苏非门宦派别;新疆苏非派对西北

7、地区——甘宁青的影响超出了其它地区;新疆苏非派对内地的道统世袭、教阶等次等产生了影响。陈国光的《伊斯兰教在吐鲁番地区的传播(10-15世纪)》(《西域研究》2002年第3期,第页)一文,认为10-14世纪,伊斯兰教在高昌回鹘汗国传播发展的速度及其缓慢,这与统治者对伊斯兰教的态度有关。在佛教兴盛的吐鲁番地区,伊斯兰教占据统治地位是在东察合台汗国前期完成。在东察合台汗国和卓家族的兴盛和苏非派的发展是当时伊斯兰教最突出的特点。尚衍斌的《吐鲁番绿洲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第

8、5-10页)一文,对历史上各民族文化在吐鲁番地区交融聚合的过程、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作了探讨。(二)、中西文化交流基督教传入中国基督教是世界性宗教,它在中国的流行曾经有过漫长的历史。基督教传入中国前后有四个时期,唐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是聂斯脱里派,中国成为景教。邱树森、王秀丽的《唐代景教之流行及其消亡》(《历史教学》,2002年第6期)一文,指出自贞观九年(635)东方教会派阿罗华来华传教,景教迅速在华传播,但景教在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