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684016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2
《高职“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探析高职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探析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形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目前,案例教学在西方教育中已经是一种发展得相当成熟和充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相当专业的操作理论、操作规范和操作模式,并在世界范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成功教育模式。 而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
2、法,则是1990年代以后之事。由于案例教学独特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它与MBA教育的结合,使其有了长足的发展,引起教育界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接收。但总体来说,目前国内的案例教学本文由.L.收集整理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欠缺,比如案例库源供应不足,质量欠缺等。 二、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成效分析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力,实现学习的自主性 1.要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就必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学习是件痛苦的事,这是大部分职校生对学习的最大体会,产生这种感受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案例教学法采用
3、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比较宽松的过程,学生收集资料的自由度很大,在时间和空间上要求不高,更何况所设计的案例与生活相关性大,完成的难度小,不受学生原有成绩的影响,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多,自信心也能得到加强,从而逐渐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达到想学、要学的境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2.要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就必须为学生搭建再发展的平台 学无止境,这是案例教学的任务所在,旧的案例完成,新的案例不断产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做学生的学习指导者外,还要在精神上给予支持,既要引导,又要鼓励。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要培养学生克难求进的精神,为
4、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再发展搭建平台。 (二)开展实际考察,联系周边事物,实现学习的实践性 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理论到实践,实践再到理论的循环交替上升的过程。如何让职校生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在实践中验证和提高,这是困扰职业学校教学的一大难题。案例教学提倡的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学习。 1.要实现学习的实践性,就必须使案例生活化 经济法教学要与实践相结合,这是职业中学课程改革始终坚持的一个方向。教师的教学不能犯本本主义错误,需时刻关心本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教学的切入点,就是让学
5、生在生活中寻找知识,因此设计的案例内容一定要与生活紧密相联。 2.要实现学习的实践性,就必须挖掘学生身边资源 学生学习不仅仅限于课堂,要让学生从课内走到课外,充分挖掘身边平时不注意的人和事,让这些在学习中发挥作用。进行案例考察和调查是案例教学关键环节之一,这些都必须遵循就近、就便原则。简而言之,就是抓住身边的资源。比如,寻访身边的专家;走访附近的企业、商店等。 (三)培养合作意识,学会沟通交流,实现学习的合作性 1.要实现学习的合作性,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讨论 讨论是提高的前提。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五个关键环节之一(讨论
6、、实地考察、表达、调查和展示)。讨论穿插于案例活动每一阶段(开始、展开、结束),无论是案例活动的设计,小组成员的分工,实地考察的准备,还是案例成果的分享。讨论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讨论可以辨别正误,讨论可以促进提高。 2.要实现学习的合作性,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表达 表达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之一。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少,经常出现有些成绩好的同学无法说清所学内容,不能表达,也不会表达。案例教学提倡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权,提倡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表达,在表达中学会更好地合作。
7、3.要实现学习的合作性,就必须让学生学会竞争 人才的竞争就是学习的竞争。竞争能够激发人的斗志,使人不断进步。案例教学法鼓励学生之间、小组之间有竞争,并强调在合作基础上有竞争。竞争是合作的手段,有了竞争,合作才会变的愉快,富有意义。 三、经济法课程案例教学特色创新分析 (一)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听没听、听懂多少,要到最后的测试才知道。通过案例课堂,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实战情景,将课堂变成法庭、变成社会,让学生亲身感受经济法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从而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
8、趣,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学生技能得到提升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去查阅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可视为能力上的升华。 (三)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得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