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676329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2
《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摘要】培养优良的品德是各个学科的重要内容,体育学科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学校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摘要】培养优良的品德是各个学科的重要内容,体育学科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学校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强体魄、长知识、增技能。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培养和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关键在于结合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地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关键词】体育教学;品德渗透;内容;方法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系统地构建
2、德育的环节。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体育学科教材所含的德育因素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素质。1要优化在教学内容中的渗透德育既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体育教学内容又为实施德育提供了丰富材料。应把德育渗透在教学内容之中。体育锻炼运动量大,一些体质较弱的学生常不愿参加,体育教师应循循善诱,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常能使他们树立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从而自觉刻苦地参加锻炼;体育与保健教学的规范化要求高,操作必须掌握一定的动作要领,教师可以通过提示、示范、讲解等手段,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性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3、体育与教学大多在室外进行,使用教具面广,在组织学生搬放,使用运动器材的过程中,能直观而自然地进行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教育;体育与保健教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教师通过团结互助的课堂气氛的创设,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就能取得明显的集体主义教育之功效;体育教材可以结合许多事物以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往往会设计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想象身处在这种情境下通过模仿练习和运动,达到身体锻炼和陶冶情操的目的等。如在高年级在学习体育课堂常规,如体操项目练习时的保护与帮助;球类项目练习时的听哨音停、迅速归队,练习时的团队协作;体育课必须穿球鞋、运动裤,可防滑、防震、防伤害事故、提高成绩;
4、爱护场地器材;测验时成绩如实登记等等,通过以后的课的学习,逐步得到巩固,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养成了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的良好习惯。2要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合理科学的教法,教材的灵活运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学生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美的情感培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如在掷垒球教学中,有的学生动作不正确,用直臂掷远,还认为这样的方法掷得最远,不改动
5、作。我们应用形象的例子说明了发力原理,鞭打动作的科学性……此后,学生逐渐改了动作,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在课堂学习方法形式上,允许学生自己创新。如在跳绳和呼啦圈教学中,在完成课的要求后,有的学生自己玩起了绳子和呼啦圈。我们应鼓励他们进行进行创造练习,他们的积极性就会得到充分的调动。3要优化在评价中的渗透赞美是孩子快速成长的营养,一句由衷的赞美,便可使丧失信心的孩子重新奋起,使表现优秀的孩子更加积极上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之前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要从学生实
6、际出发,对进步学生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有一名学生的体育技能较好,但纪律观念差,在集体中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我赞扬他的长处之后,指出他要当一名优秀学生,还需得到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学生听后,慢慢自然收敛。《孙子兵法》中有句名言叫“赏罚分明”,其意不仅是说赏与罚之间必定要有道清楚的界线,更意味着有由才赏,有由才罚的道理。但一味的表扬,事事得赏,这不仅会变成毫无意义,而且变成“无聊”的代名词。过重严厉的批评,往往可能毁灭孩子的兴趣,变得自暴自弃,陷入自卑和孤独,因此,批评要遵循三个原
7、则:①不伤害孩子的心理和身体;②言行避免粗暴;③就事论事,不以孩子为发泄对象,既往不咎。要针对小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注意说话的机智与技巧,使学生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4要优化自身形象的渗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同样证明良好的德育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