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几”论文

长沙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几”论文

ID:25657209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1

长沙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几”论文_第1页
长沙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几”论文_第2页
长沙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几”论文_第3页
长沙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几”论文_第4页
长沙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几”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长沙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几”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长沙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几”论文摘要:长沙方言中的“几”大量地用于表示程度副词,该用法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相悖。通过对文献及方言语料中“几”的意义、用法进行历时与共时的考察,明确长沙方言中“几”字的用法有历史语源依据和同时代方言支持。同时,引进认知语法学的观点对相关资料进行穷尽的分析,证明“几”作程度副词使用有其系统性的认知基础,该用法是合理的。关键词:长沙方言;程度副词;数量疑问代词与长沙人对话,常常可以听到“几好”“几漂亮”“几有味”等含有“几”字的短语,在长沙人的语感中.freel也举不起,那么他就什么也举不起。也就是说,肯定最高极点也就肯定相关的一切,否定

2、最低极点也就否定相关的一切,即含有周遍意义。那么,同样地,语言中那些隐含着数量极点的词,在一定句式中也含有周遍意义,如“一字不识”的中“一”一般代表数量等级的最小极点,所以在否定句式中“一”就含有了周遍意义。〖2〗。这种观点是很有说服力的。但是,不知什么原因,沈家煊先生并没有据此逆推:含有周遍意义的词在一定句式中也可表示极点意义。那么可不可以这样逆推呢?我们的回答是:完全可以。下面,我们就将从疑问代词和表极点义的副词的对应关系入手来论证这一推论的合理性。首先,我们来考察一下疑问代词的意义。例如,当我们问别人有“多少钱”时,我们并不清楚这被问人有多少钱,可能这

3、钱是极少的,甚至可以少到一分钱也没有;同时,也可能这人拥有极大的财富,他的钱多到数不清;当然更多的可能是处于两个极点之间。也就是说,这个“多少”的回答域极广,它是周遍的。同理,当我们问别人到哪儿去时,就隐含着“这个人可能到所有地方去”,因为“哪儿”具体指什么地方问话人并不知道,所以“哪儿”的范围就很广,它可能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它是周遍的。依此类推,可以说,几乎所有的疑问代词都隐含着一个周遍意义。现在,我们再来对现代汉语中的疑问代词作一个分类的穷尽的考查,以明确它和副词之间的对应关系。1.询问人或事物的:谁、什么1什么东西都吃。比较:吃所有东西。2谁肯去呀

4、。比较:都不肯去。“什么”和“谁”与表最大范围的范围副词“所有”和“都”对应。2.询问处所的:哪儿、哪里1哪儿也没去。比较:所有地方都没去。2哪里漂亮呀!比较:都不漂亮。“哪儿”和“哪里”与表最大范围的范围副词“所有”和“都”对应。3.询问时间:几时、哪会儿、多会儿1我几时说过这话?比较:我从来没说过这话2你哪会儿(多会儿)比较:你总是不懂得学才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呢?习的重要性。“几时”和“哪会儿”(“多会儿”)与表最长时间的时间副词“从来”“总是”对应。4.询问情态、方式:怎么、怎样、怎么样5.询问数量:几、多少1这得要多少钱哪!比较:这得要很多钱。“多少”

5、与高程度的程度副词“很”对应。6.询问程度:多、多么(“多”和“多么”可作为程度副词使用,已经成为共识,不再举例。)通过比较发现,除了第4类之外,疑问代词和副词存在着广泛的对应关系,可具体表达为:表人、事物和处所的疑问代词对应于范围副词;表时间的疑问代词对应于时间副词;表数量、程度的疑问代词对应于程度副词。在比较中我们同时发现,这些与疑问代词相对应的副词都是一些“最”字号的词,都带着强烈的“极点”意义。也就是说,隐含周遍意义的疑问代词可与表“极点”意义的副词一一对应(有的甚至已合二为一)。根据本文第二部分的讨论,我们已经知道“几”既可问较少数量,也可问较大数

6、量,即与其他疑问词一样,隐含周遍意义。根据系统的观点,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几”可以作为表高程度的程度副词使用。四、“几”作程度副词使用的其他依据另外,尽管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几”已完全失去其程度副词的义项,但我们可以在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方言中找到该用法的不少语料。古代汉语中,数量疑问代词大致可以分为“几”类和“多”类:“几”类:“几”“几多”“几何”“几许”“几所”等;“多”类:“多”“多少”等〖1〗。据考证,这两类词中的“几”“几许”“几多”“多少”“多么”,从唐、五代开始,在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时,就渐渐具备了一种带感叹意味的用法,略带夸张地表示不可胜数的

7、数量。大约在同一时期,它们也开始作为高程度的程度副词在当时人的语言中加以使用〖3〗。到了现代汉语普通话,“几”类就只剩下“几”,且只限于询问小于十的数目,也不再作为副词使用。与此相反,“多”类占了统治地位,不仅可以询问一切范围的数目,还可大量地作程度副词使用。可以说,“几”类词在古代汉语中的许多用法都已被“多”类词取代,“几”类词已经大大萎缩。但是,考查一下现代汉语方言,却发现这儿别有洞天——“几”类词在此不仅没有萎缩,而且还大有作为。为了说明问题,笔者依据北大编著的《汉语方言词汇》一书第598页和第569页的内容整理出下表:本表的第一列是按照方言点的地理位

8、置由北往南自上而下排列的,根据这一点,再对照表格,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