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学者的天文学史研究

20世纪中国学者的天文学史研究

ID:25644406

大小:80.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1-21

20世纪中国学者的天文学史研究  _第1页
20世纪中国学者的天文学史研究  _第2页
20世纪中国学者的天文学史研究  _第3页
20世纪中国学者的天文学史研究  _第4页
20世纪中国学者的天文学史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20世纪中国学者的天文学史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世纪中国学者的天文学史研究摘要:从八个方面综述了20世纪中国学者在天文学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现代意义上的天文学史研究从20年代开始在中国起步.50年代和6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80年代以后进入鼎盛时期,在过去100年中,出版专着(包括论文集)150多种.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学史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关键词:天文学史;中国;20世纪中图天文学史是研究人类认识宇宙的历史、探索天文学发生和发展规律的天文学分支学科,是科学技术史的组成部分.天文学史研究,特别是中国天文学史研究,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最活跃、成果最多的领域之一.中国天文

2、学的发展源远流长,有关史料浩如烟海,其内涵丰富多彩,包括有历法、天文仪器与台站、关于宇宙的理论、天体测量及星图与星表、天象观测与记录、星占术、天文学家传记、少数民族天文学、天文学起源、天文学社会史与中外交流史等诸多论题.1沿革、组织与规模从1911年前后开始,一批由海外学成归来的天文学家刘师培、高鲁、高均(高平子)、朱文鑫、常福元、竺可桢、张钰哲、陈遵妫等人用全新的眼光审视中外天文学的历史发展,在《国粹学报》、《观象丛报》、《中国天文学会会务年报》、《宇宙》等刊物上陆续发表阐述或介绍中外天文学的文章.朱文鑫还先后出版了多种论着,

3、对中国古代历法、有关天象记录、恒星位置、天文仪器等作专题研究.另有一些历史学家和科学史学家,如董作宾、刘朝阳、钱宝琮等人,对殷墟甲骨文、周代金文等的历日资料进行研究,讨论殷商、周代的历法问题;或对汉代以后的若干历法作校勘、补遗与研究.所有这些,都开启了天文学史研究的新局面.在40年代以前,对天文学史的研究大多是一些学者的个人兴趣;自50年代以后,这项研究工作受到了国家的重视.1954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中国自然科学史委员会,天文学史研究是该委员会首先开展的工作之一.1957年1月,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1975年

4、又扩建为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内设天文学史组(后与数学史组合并为天文和数学史研究室),从此到60年代前半期。形成了专业研究队伍(约有10人)与业余研究者相结合的新格局.推动天文学史研究全面向纵深发展的态势.席泽宗的《古新星新表》(1955)、钱宝琮的《授时历法略论》(1956)、李俨的《中算家的内插法研究》(1957)、严敦杰的《中国古代的黄赤道差计算法》(1958)、钱宝琮的《从春秋到明末的历法沿革》(1960)、薄树人的《中国古代的恒星观测》(1960)、王应伟的《中国古历通解》(1962,油印本)、席泽宗、薄树人的《中、朝、

5、日三国古代的新星记录及其在射电天文学史的意义》(1965)等论着的发表,很好地反映了这一态势.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则一度中止了这种发展的势头.1974年,国务院科教组和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了整理研究祖国天文学规划座谈会,制定了一项比较长期的研究计划,并成立了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代管,同时成立了天象资料组,而且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陕西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和南京大学或成立天文学史研究小组,或确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由此组成了约250人参加的普查与整理古代天象纪录的队伍,和

6、近40人的研究队伍,开始形成天文学史研究的热潮.在此后数年中,召开了三次全国性的规模较大的研究成果交流会(1975、1976、1979年),共提交论文140余篇,每次出席者均在i00人左右.完成了《中国天文学史》、《中国天文学简史》、《天文学史话》和《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汇》等4种论着和另外4册论文集.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于1979年冬开始酝酿编著16卷本《中国天文学史大系》的计划,1984年小组完成它的历史任务后宣布解散。在1978年复会的中国天文学会和在1980年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均设有天文学史专业委员会.成为负责协

7、调各单位之间的分工、推动非专业人员的业余研究、进行学术交流的组织,参加该委员会者约有70人,委员会大约2—3年召开一次全国性的会议,自1993年始,还与日本、韩国同行一起,大约每两年举行一次东方天文学史国际学术讨论会,保持着十分活跃和有成效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一直是开展天文学史研究的重点单位,上述诸天文台的天文学史研究小组大多在90年代不复存在,但还保留了一些资深学者继续从事研究工作,这些专业研究者连同主要分布于大专院校的研究者共有40余名.形成精干、稳定的研究力量,且不断有天文学史硕士、博士参加其中

8、,使天文学史研究后继有人。220世纪出版的天文学史论着据初步统计,20世纪正式出版的天文学史著作(包括专着与论文集)不少于150种.其中主要著作可罗列于次(以出版年代为序):冯征着《春秋日食集证》(1929)朱文鑫着《史记·天官书>恒星图考》(192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