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火针疗法作用原理及适应症

毫火针疗法作用原理及适应症

ID:25633976

大小:237.00 KB

页数:58页

时间:2018-11-20

毫火针疗法作用原理及适应症_第1页
毫火针疗法作用原理及适应症_第2页
毫火针疗法作用原理及适应症_第3页
毫火针疗法作用原理及适应症_第4页
毫火针疗法作用原理及适应症_第5页
资源描述:

《毫火针疗法作用原理及适应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火针,顾名思义就是把特制的专用火针在火焰中烧至数百度呈火红色,然后,针灸医生以飞快的速度把火针扎进选取的穴位或病灶,并在顷刻之间把火针拔出,整个过程只在一眨眼的功夫中-——0.1秒左右。火针火针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早在《灵枢·官针》中就记:有“淬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伤寒论》中也论述了火针的适应证和不宜用火针医治的病候。《千金翼方》有“处疖痈疽,针惟令极热。”的论述。《针灸大成》中总结了明以前用火针治疗的经验,认为本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作用,因此在临床还可用于对虚寒痈肿等症的治疗。针具一般用较粗的不锈钢针,如圆利针或24号2寸

2、不锈钢针。也有用特制的针具,如弹簧式火针、三头火针及用钨合金所制的火针等。弹簧式火针进针迅速并易于掌握针刺深度,三头火针常用于对体表痣、疣的治疗。操作方法1.选穴与消毒:火针选穴与毫针选穴的基本规律相同,根据病症不同而辨证取穴。选定穴位后要采取适当体位以防止患者改变姿势而影响取穴的准确性。取穴应根据病情而定,一般宜少,实证和青壮年患者取穴可略多。选定穴位后进行严密消毒。消毒方法宜先用碘酒消毒,后用酒精棉球脱碘,以防感染。2.烧针:烧针是使用火针的关键步骤,《针灸大成·火针》说“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因此,在使用前必须把针烧红,才有治

3、疗作用。也就是说正确使用火针可以达到治病除疾的效果;反之,不仅不能治病,反而有损于人体健康。我用的方法是用酒精棉球烧针,特点是方便、灵活、适用。3.针刺与深度:针刺时,用烧红的针具,迅速刺入选定的穴位内,即迅速出针。关于针刺深度,《针灸大成·火针》中说:刺针“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火针针刺的深度要根据病情、体质、年龄和针刺部位的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一般四肢、腰腹针刺稍深,可刺2—5分深,胸背部穴位针刺宜浅,可刺1—2分深,夹脊穴可刺3—5分深,面部只能轻微点刺。应用火针的基本点:快、准。毫火针:是一种创新疗法,具有安全、方便、疗效立竿

4、见影的特点。有止痛、止痒、止麻、止痉挛、止咳定喘、泻火解毒、除节散结、壮阳补虚、升阳举陷、扶正助阳的作用。我应用毫火针治疗寒证(肢体发凉)、肢体麻木、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面肌痉挛、面瘫、湿疹、荨麻疹、带状疱疹、丹毒、腱鞘襄肿、脏器下垂、下肢静脉曲张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尤其治疗顽固性面瘫、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肢体发凉、强直性脊柱炎、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麻木、下肢静脉曲张获得特殊疗效。毫火针疗法的治病机理在于借“火”力而取效,具有针刺和温灸的双重作用,借“火”力增加人体阳气激发经气,调节脏腑机能,使经络通气血行,临床常有事半功倍之效。究其作用原理

5、可概括以下几点:一、借火助阳即借助火热,温壮阳气,通过加热的针体,经络将火热直接导入人体,通过腧穴、经脉在人体可以直接激发经气,鼓舞气血运行,温壮脏腑阳气,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在临床上应用火针治疗肾虚腰痛、老年性疾患等每获良效,这些都是火针益肾壮阳的例证。虚寒腰痛患者,王某、男、48岁;主诉:阵发性腰痛5年,遇寒或劳累加重。现症:腰痛、腰冷、腰腿酸软乏力、神疲、舌淡、苔薄白、脉细。经过针刺肾俞、委中、夹脊穴、阿是穴,配合夹脊穴拔罐治疗两周病情无明显好转。从第三周开始加火针点刺命门、志窒、以补肾中真阳。疗效明显,又治疗两周临床症状消失达到临床痊愈。二、以热引热即借火力

6、强开其门,使毒热外泄。局部气血壅滞、火郁而毒生,出现红肿热痛等多种病证,使用火针借助火力强开其门,使壅结的火毒直接外泄。同时火针温通经脉,助气血运行,气血行,则火毒随之消散。古今医学界习惯认为火针为温法,只限于祛寒,不可用于热证,但是临床实践证明,火针不仅适用于寒证,而且对一些火热毒邪也确有疗效。如火针治疗乳痈、缠腰火丹、痄腮等火热毒邪所致之证效果颇佳,由此可以认为火针具有清热解毒作用,这种作用不仅在临床上得到证实,而且在理论上也是成立的,古人早有“以热引热”、“火郁发之”的理论。带状疱疹、丹毒患者、×××、67岁,左腰至左胁部患疱疹4天,患处疼痛尤以夜间为甚;患者

7、诉说疼痛难忍、夜不能寐。治疗:以火针点刺患处后拔罐使壅结体内火毒外泄。经过一周治疗疼痛消失、皮疹结痂。患者、孙某、79岁,右脚背红肿热痛;发病后经本市第三医院诊疗,诊为丹毒、予药物治疗具体不祥;疗效欠佳。治疗:毫火针点刺后拔罐使毒邪外泄。隔日一次,治疗两周红肿消散,热痛消失。(买气罐)三、祛寒除湿即指火针具疏散外寒、驱散内寒、温化痰湿的作用。火针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经络通气血行,痹阻于经络的寒湿之邪则松动,易被正气驱除于外。故火针疗法对寒湿外侵、痹阻经络所引起的关节痛,腰腿痛等各种痹证疗效甚佳,有时可得到立竿见影,针到病除的效果。双膝风湿性关节炎、下肢发凉患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