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633739
大小:286.96 KB
页数:147页
时间:2018-11-21
《陰山高闕與陽山高闕辨析——並論秦始皇萬里長城西段走向以及長城之起源諸問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陰山高闕與陽山高闕辨析——並論秦始皇萬里長城西段走向以及長城之起源諸問題 高闕是戰國秦漢之際北方長城上的一道重要關口,因關口兩側的山峰狀若門闕而得名。它的位置所在,直接關係到如何確定秦始皇萬里長城西段的走向。由於史籍中的相關記述,相當簡略,學術界對於高闕位置的看法,有比較大的出入;而不管論者持何種見解,迄今爲止,都還沒有能夠通暢地解釋這十分有限的歷史記載,並深入分析其歷史因緣。鑒於這種研究現狀,特撰寫本文,以事申說。一、傳統的主流觀點 高闕出現在戰國時期,最早它是與趙北邊長城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史記·匈奴列傳》記云: 秦昭王時,義渠戎王與宣太后
2、亂,有二子。宣太后詐而殺義渠戎王於甘泉,遂起兵伐殘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而趙武靈王亦變俗胡服,習騎射,北破林胡、樓煩,築長城,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爲塞,而置雲中、雁門、代郡。[1]據此,高闕應在趙武靈王所建長城西端上的某一地點。因而,只要確定這一高闕的位置所在,便可以據之推定趙武靈王長城的基本走向;不過,反過來說,假如能夠確定趙武靈王長城的地域走勢,也可以依據長城的所在地點來推斷高闕的位置。 學術界一般認爲,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修建“起臨洮至遼東”的萬里長城[2],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利用了戰國燕、趙兩國原有的城垣。所以,高闕
3、的位置與趙武靈王長城的走向,也直接關係到秦始皇萬里長城在這一地段的走向問題。 北魏時期酈道元撰著的《水經注》一書,最早明確記錄了高闕的地理位置: 河水又屈而東流爲北河。漢武帝元朔二年,大將軍衛青,絕梓嶺,梁北河是也。東經高闕南。《史記》趙武靈王既襲胡服,自代並陰山下至高闕爲塞。山下有長城。長城之際,連山刺天,其山中斷,兩岸雙闕,峨然雲舉,望若闕焉。即狀表目,故有高闕之名也。自闕北出荒中,闕口有城,跨山結局,謂之高闕戍,自古迄今,常置重捍,以防塞道。漢元朔四年,衛青將十萬人,敗右賢王于高闕,即此處也。[3]按照《水經注》的記述,高闕的位置與“北河”
4、緊密相連;同時,酈道元在敍述高闕的地理位置時,還描繪了高闕所依傍的山形地勢。因此,有必要在這裏簡要敍述一下“北河”以及河套附近區域的地理形勢。 古代所謂“北河”,有廣狹兩種涵義。廣義者系指黃河自寧夏北流至磴口後,折而東流這一整段東西向河道。酈道元在這裏講的則是狹義的“北河”,是指今內蒙古中部的舊黃河“河套”[4]。 這裏所講的“河套”,源自平原地區河道發育的一種常見現象:即當河道彎曲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往往會在曲流河段凸出部分的兩端之間,沖刷開一條徑直的新河道,在地理學上稱之爲“裁彎取直”。河道“裁彎取直”,生成新的河道之後,原來彎曲的舊河道,有時
5、會與這條徑直的新河道同時並用一段時間,甚至會仍然以原來的彎曲河道爲主幹道,新生的徑直河道爲支汊。以後則逐漸過渡到以新河道爲主河道,而舊河道隨著流量減少漸行湮塞。在舊河道萎縮的過程中,其連接新河道的兩端部分,會最先湮塞,使整個河段與新生的主河道隔絕脫節。這時,殘存的河道水體,便集納水流,成爲湖泊,在地理學上,稱之爲“牛軛湖”。 戰國秦漢時期,這段黃河正處於裁彎取直之後兩條河道並行的發育階段。由於黃河的正式名稱是“河”或“河水”,當時人稱南面新生成的這條徑直河道爲“南河”,原來的舊河道爲“北河”。由於這條舊河道,相對于新生成的徑直河道,彎曲猶如繩套,所
6、以俗稱“河套”。據譚其驤研究,從秦漢時期起,直到明代後期,在河套地區,一直是以北河爲幹流,以南河爲支叉[5]。 現在一般所說的“河套地區”,是指歷史上的“北河”與“南河”之間這一地帶。由於黃河在寧夏、內蒙、山西幾省鄰接地區的大轉彎河段,過去也以其形如繩套而被稱爲“河套”,相對而言,後者稱爲“大套”,前者又稱爲“後套”。 “北河”殘留的河道,貫穿於今內蒙杭錦後旗、臨河市、五原縣和烏拉特前旗等地,後來名爲烏加河(又作五加河、五家河等),又稱五加渠,在現今的地圖上,也被標注爲“總排幹溝”。這是因爲清末廣泛開發河套水利之後,烏加河“常受上游諸渠之水,轉輸
7、于下游諸渠,蓋總幹云”[6]。現在烏拉特前旗境內的湖泊“烏梁素海”,則是“北河”故道上殘留下來的牛軛湖。 在河套地區南面的黃河對岸,是鄂爾多斯高原。在鄂爾多斯高原北部,鄰近黃河岸邊,有庫布齊沙漠,南部有毛烏素沙漠,再向南,便進入陝北黃土高原。河套地區的西南面,爲烏蘭布和沙漠。在河套的西北面和北面,爲狼山山脈,現在被視作陰山山脈的西端,也是陰山山脈地勢最高的地段。狼山主峰呼和巴什格,也是今陰山山脈主峰。狼山山脈東段,大致在今臨河、五原以北,又稱烏拉後山。在烏拉後山東段南側,從今內蒙烏拉特前旗的黃河北岸(緊鄰歷史時期的“北河”與“南河”這兩條河道相交彙
8、的地點東北側不遠)起,斜向東北延伸,直至今包頭北面,爲烏拉前山,也單稱烏拉山。烏拉山在今包頭北面,繼續向東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