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活在舞台上的艺术

戏曲活在舞台上的艺术

ID:25631724

大小:6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21

戏曲活在舞台上的艺术_第1页
戏曲活在舞台上的艺术_第2页
戏曲活在舞台上的艺术_第3页
戏曲活在舞台上的艺术_第4页
戏曲活在舞台上的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戏曲活在舞台上的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戏曲活在舞台上的艺术戏曲活在舞台上的艺术仅仅是一台戏,就能讲述一个时代,让戏外人领略到中国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了解生活百态,更能与戏中人实现情感共鸣,可谓戏里戏外都是人生。  在全球舞台上,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前二者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不复流传,唯有中国戏曲至今仍活跃着。  它从原始文化的远古走来,历经数千年的孕育,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杂技于一身,熔唱、做、念、打于一炉,在有限的舞台空间中,生旦净末丑,你方唱罢他登场,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或有权有势、或平民百姓,或平步青云、或命运多舛,或美满幸福、或悲欢离合  

2、仅仅是一台戏,就能讲述一个时代,让戏外人领略到中国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了解生活百态,更能与戏中人实现情感共鸣,可谓戏里戏外都是人生。  千年孕育终成戏  早在远古时代,氏族部落举办的敬神、娱神等宗教仪式,就包含许多原始形态的戏剧化表演活动。传说每一个氏族公社都有自己的部族乐舞,伏羲氏时为《扶来》,神农氏时为《扶持》,黄帝时为《咸池》,尧时为《大章》,舜时为《大韶》,均与氏族来源的神话传说及部族的兴旺史有关。  与古希腊戏剧直接诞育于祭祀活动不同,混杂于宗教仪式里的中华原始戏剧与成熟戏剧之间形成了断裂,但是它也施加影响于世俗、平易而较为简单的戏曲样式优戏作为过

3、渡。优戏出自夏代,它以戏弄调笑为主要内容,已经具有极大的审美吸引力。在周代,编钟、编、编磬等成套乐器开始出现,宫廷舞蹈得到很大发展。在汉代,以百戏(又称角抵戏)为代表的民间俗舞大量兴起,内容涉及魔术、杂技、体育、竞技、游戏、歌舞、扮饰、戏剧。到了隋唐,参军戏盛行朝野,表演人数从夏代的一人增加到两人或两人以上,周边少数民族和国外的音乐舞蹈开始大量传入并影响中原。  发展到唐代,表演艺术出现了蓬勃生机,唐宫廷设立了十部乐,网罗了前代所有的南北乐舞戏剧,最大限度地吸收了西域国本文由.L.收集整理家和民族的表演成分,尤其是唐玄宗设立了教坊和梨园,把以往归于太常寺所属

4、的倡优杂戏从宫廷雅乐里区分出来,歌舞戏变得极其兴盛,出现了讲述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其表演形态几乎接近后世的歌舞小戏,不过仍然形态不够完善,容纳的人生故事不够完整,音乐结构尚未发展到程式化阶段,表演的行当也刚刚开始,但却为中国戏曲的正式形成铺垫了决定性的一步。  有史料记载,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一词的是宋末元初的学者、诗人、评论家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即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  南戏出现于12世纪30年代两宋之交时期的浙江温州一带,那时的温州是南方一个重要的商埠与口岸,市民阶层壮大,环境又宁静,文化也比

5、较发达。和那些北方大都市相比,它没有与封建朝廷中枢系统相毗邻的敏感集中,热烈繁华,但也没有受到封建朝廷中枢系统那么多的牵制和制约,享有更多的散漫自由、放达流逸的社会气息,于是,南戏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横空出世了。  南戏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正式诞生。它综合运用歌唱、对白、舞蹈等形式,来表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比较复杂的场景。最早的南戏有《赵贞女》和《王魁》两个剧目,可惜剧本已失传,据说它们都是描写书生高中以后,结亲权贵,弃亲背妇的故事。  后来,在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元代杂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象征着中国戏曲文化进入成熟阶段。它将套数(唱)、宾白(白)、舞蹈动作(科)结

6、合在一起,不仅戏曲故事更加完整,还在表演上实行行当制,创造了中国戏曲史上的一个高峰。  由于元代废除科举制度80年,使得文人社会地位低下,有七匠八娼九儒十丐之说,这就促使当时的文人有相当一部分投身于瓦合行院,同民间艺人、歌妓在一起,进行杂剧的创作,剧本创作也空前繁荣。据元代人钟嗣成的《录鬼簿》和《录鬼簿续编》载,元代有姓名可查的杂剧作家就有200多人,如著名的杂剧作家有关汉卿、康进之、高文秀、王实甫、马致远等等,使得杂剧杰作如林,进一步促进了杂剧艺术的繁荣与兴盛。  同时,元代的演艺人群也很宠大。据《马可波罗行记》载,元代的大都就有2万多女艺人,这些女艺人与

7、当时投身杂剧创作的文人共同推动了元杂剧的成长。  明清传奇是中国戏曲史上继元杂剧后的又一个高峰时期。传奇一词,自明代以后,则多指明清两代以演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作品,寓意着具有奇异性和新颖性的特色。  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明后期的舞台,则开始流行以演折子戏为主的风尚。所谓折子戏,是指从有头有尾的全本传奇剧目中摘选出来的出目。它只是全剧中相对独立的一些片断,但是在这些片断里,场面精彩,唱做俱佳。折子戏的脱颖而出,是戏剧表演艺术强劲发展的结果,又是时间与舞台淘洗的必然。观众在熟

8、悉剧情之后,便可尽情地欣赏折子戏的表演技艺了。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