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其意义

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其意义

ID:25630589

大小:131.0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8-11-21

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其意义_第1页
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其意义_第2页
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其意义_第3页
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其意义_第4页
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其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其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清代乾隆年间番薯在山东传播的原因及其意义番薯又名甘薯,山东俗名地瓜,属于旋花科块茎植物。因其含有大量淀粉,可以作为:粮食的代用品。番薯原产于美洲,后传人吕宋,明万历年间传人闽广,清乾隆年间开始传人山东,鸦片战争前后逐步推广全省,后成为山东劳动人民的主要食品,在有些县分,几乎取代了其他粮食作物,约占每年农村人口主食的三分之二。因此,弄清番薯在山东农村传播的程度及其原因,对番薯在山东全省传播历史进行研究,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为什么番薯在山东的传播如此迅速.而又很快为全省劳动人民所接受呢?这要先了解清朝山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情况。明末清初,经过了长期战乱,山东农村遭受到极大破坏。人口锐

2、减,土地荒芜,出现了田多人少的局面。据顺治初年记载:山东“地土荒芜,有一户之中,止存一二人,十亩之田止种一二亩者,……荒多丁少”。[1]以兖州府泗水县土地情况为例,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清丈田亩,共有“额地五千七百余顷”。此后,“人死地荒”,到“清朝初纪”,再一次清丈地亩,“不满二百顷”,只剩了不到3.5%的土地。[2]以兖州府峰县人口情况为例,明清之际,“数十年来,民弃本业”,“流离转徙,亦已过半”。[3]此外再如东昌府高唐州,“崇祯庚辰、辛己年间(公元1640年一公元1641年),饥荒兵燹,逃亡殆尽。至国朝定鼎,户口尚称寥寥”。顺治四年(公元1667年),高唐“豁除逃亡人丁

3、四万五千五百六十二丁”。[4]清平县“自明季鼎革兵燹后,清邑屡经残破,户口寥寥”。顺治四年,全县“豁除逃亡人丁二万三千四百四十一丁”,只剩“人丁一万八千六百有奇”。[5]莘县在明崇祯年间,有三万五千八十三丁。“国朝定鼎以来,户口寥寥”。顺治四年统计,“除豁逃亡人丁二万七千七百七十丁”。只剩了七千三百一十三丁,相当于崇祯时的百分之四点七。[6]随着清初政治上的稳定,山东在经济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到康熙末年,“休养生息,民康物阜,万民享乐。利之休庶,娄获裁培之荣,较前已为倍盛”。[7]这些对清统治者阿谀恭维之词,未免有所夸大。但自此之后,山东人口骤增,土地垦殖日盛,确是历史事实。自乾隆年

4、间开始,到鸦片战争前为止,从山东全省人口数字与土地总面积来看,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1),全省总人口为,12,769,872人,土地(民田)为97,105,407亩,人均土地为7.6亩。[8]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7年),全省总人口为25,634,566人,土地(民田)为96,?14,003亩,人均土地为3.77亩。[9]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全省总人口为25,477,633人,土地为92,491,670亩,人均土地为3.62亩。[10]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全省总人口为28,958,764人,土地为98,634,511亩,人均土地为3.41亩。[11]从上述

5、人口、土地数字来看,自乾隆十八年起,到嘉庆十七年为止,近六十年间,山东的土地只增加了1,529,104亩,增长率为0.16%;而人口却增加了16,188,892口,增长率为123%。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了土地增长率,人均亩数,由7.6亩下降到3.41亩,下降了一半以上。人口与土地增长比例严重失调,因而就出现了人多地少,粮食不足的矛盾。山东农村在清代每亩土地产量多少?每年每人平均所需粮食多少。这首先要弄清楚的。青州府高苑县地处黄河以南,就土质来说,处于山东各县的中等水平。康熙年间记载:“家以八口为率,户三十亩。时虽丰稔,亩之所入,不过一钟”。[12]按“钟”为春秋时齐国的“公量”。即四升

6、为豆,四豆为区(瓯),四区为釜,—卜釜为钟。以后来的升斗石汁算,为六石四斗。春秋时代的升,约等于今市升0.2升。合计当时每亩产一钟,相当于今一石二斗八升。每家八口,每户三十亩,每人平均3.75亩,丰收之年,每人每年平均4.8石,完全可以温饱。但在嘉庆年间,每人平均亩数小于3.75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即是在丰收之年,山东劳动人民,也难免受饥挨饿。频繁的灾荒,是山东劳动人民迅速接受番薯普遍推广的又一因素。山东在历史上是一个老灾区,素有“十年九灾”之称。康熙年间,就不断的发生水旱灾荒。乾隆以后,重灾大灾,相继发生。乾隆十一年左右,山东半岛登、莱、青三府,连年发生罕见的水旱灾害,各府州县

7、,城乡内外,尽成泽国,饿殍盈路,死亡枕藉。当时在潍县做知县的郑板桥,作《逃荒行》。诗记之。“十日卖一儿,五日卖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长路迂以远,关山卒豺虎,……豺狼白昼出,诸村乱击鼓。嗟予皮发焦,骨断折腰膂,见人目先瞪,得食咽反吐。……道旁见遗婴,怜拾置担釜;卖尽自家儿,反为他人抚,”[13]这次大水灾,经过了三四年之久,才得以恢复家园。但十年之后,到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午),潍县周围,又发生了特大灾荒。魏来朋的《鬻子行》对此有真实的写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