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型机械臂之运动理念及动力理念建模及视觉伺服控制

柔型机械臂之运动理念及动力理念建模及视觉伺服控制

ID:25618327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1

柔型机械臂之运动理念及动力理念建模及视觉伺服控制_第1页
柔型机械臂之运动理念及动力理念建模及视觉伺服控制_第2页
柔型机械臂之运动理念及动力理念建模及视觉伺服控制_第3页
柔型机械臂之运动理念及动力理念建模及视觉伺服控制_第4页
资源描述:

《柔型机械臂之运动理念及动力理念建模及视觉伺服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柔型机械臂之运动理念及动力理念建模及视觉伺服控制第一章绪论1.1引言随着材料合成、机械制造和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控制理论、仿生学的深入研究,机器人领域在过去几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刚体机器人到离散冗余度机器人,从硬质连续体机器人到软体机器人,机器人的应用早已不局限于装配、焊接、喷漆等传统工业领域,而是扩展到医学、教育、农业、军事等多个领域,几乎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1]。近几年,科学家从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中获得灵感,逐步开展对基于仿生学的软体机器人的研究。软体机器人的构想,最初于一种称为静水骨骼的生理结构,它是一种流体性的支持系统。许多无脊椎动物不像脊椎动物那样具有坚硬

2、的内骨骼,可以作为支撑身体的骨架和肌肉运动的支点,而是依靠构造简单却不失高效的静水骨骼维持体型并完成运动。由于流体具有不可压缩性、传送压力平均和变形容易等特性,因此静水骨骼能提供生物体作较大的变形。章鱼触手、大象鼻子、哺乳动物舌头等都是典型的静水骨骼结构,均能产生伸长、收缩、弯曲和扭转等基本运动[2]。与刚体机器人、离散冗余度机器人、硬质连续体机器人相比,软体机器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材料方面。目前在研的软体机器人,大多由硅橡胶、形状记忆合金、电活性聚合物、人工气动肌肉等柔性材料制作而成,柔性材料本身具有的连续性,使软体机器人能够拥有无穷多个自由度,不仅确保了安全性,而且增强了灵活性,使得

3、软体机器人能在狭小的、受限的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环境中自如地运动。软体机器人的上述特性,使之特别适用于微创手术、探索营救等应用领域。当然,相比其他三种机器人,软体机器人的劣势也是十分明显的。软体机器人由柔性材料制成,内部往往不具有支撑结构,因此其末端的承载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为了弥补这点缺失,软体机器人通常运用整个身体的弯曲来完成对物体的抓取,或是将软体机器人应用在水下环境以抵消一部分重力。除此之外,软体机器人在受外力作用或与环境接触的状况下,变形状态难以估计,也给软体机器人的建模和控制带来不小的难度,在建模不准确、可控性差的情况下,其末端的可达性和精确度势必会大打折扣。1.2软体机器人研究

4、现状软体机器人的特性,如具有无穷多个自由度、大应变能力、高安全性和高灵活性,以及适用于复杂的非结构化环境的巨大潜能,使得越来越多的机器人研究学者投身到软体机器人的研究领域,从而诞生了一系列结构精巧、运动自如、环境适应能力强的软体机器人。这里,仅就近几年来在业界影响深远、颇受好评的典型的软体机器人作一些简略的介绍。(1)海星机械手美国哈佛大学的GeorgeM..KierandI.D.,Coiniaturesnake-likesurgicalrobots.In:2006IEEE/RSJ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telligentRobotsandSystems.

5、Beijing,China:IEEE,p.2857–2863.[3]曹玉君,尚建忠,梁科山,范大鹏,马东玺,唐力.软体机器人研究现状综述.机械工程学报.2012,48(3):25-33[4]Ostroetricmechanicsofundulatoryroboticlootion.IntJRobotRes.17(7):683–701.[5]cCordZ,NaaktgeborenA,Gianfortoni,P,Gonzalez-RiveroM,HattonR,ChosetH.2007.Designofamodularsnakerobot.In:IROS2007.I

6、EEE/RSJ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IntelligentRobotsandSystems,SanDiego,CA:IEEE,2007.p.2609–2614.[6]LachatD,CrespiA,IjspeertAJ.2006.Boxybot:asmingandcraedicalRoboticsandBiomechatronics(BioRob2006).Pisa,Italy:IEEE,p.643–648.[7]CrespiA,IjspeertAJ.2006.AmphibotII:anamphibioussnakerobotthat

7、crasusingacentralpatterngenerator.Paperpresentedat:9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limbingandAPolytechnics,p.19–27.[8]SugiyamaY,HiraiS.2006.Crapingbyadeformablerobot.I.JRoboticRes.25(5-6):603–620.[9]TrimmerB,Takesi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