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未成人犯罪的社会原因及其预防对策.doc

我国未成人犯罪的社会原因及其预防对策.doc

ID:25616889

大小:85.5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21

我国未成人犯罪的社会原因及其预防对策.doc_第1页
我国未成人犯罪的社会原因及其预防对策.doc_第2页
我国未成人犯罪的社会原因及其预防对策.doc_第3页
我国未成人犯罪的社会原因及其预防对策.doc_第4页
我国未成人犯罪的社会原因及其预防对策.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未成人犯罪的社会原因及其预防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原因及其预防对策 郑振远                  [北京市监狱管理局]    世界各国都受到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严重困扰,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犯罪年龄的提前和犯罪性质的不断恶化,这个问题尤为突出。许多国家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称为社会的“癌症”与“瘟疫”,是可能导致城市与社会毁灭的危险因素。(注:本文采用的统计数字主要来源于三条途径:北京市、湖南省、浙江省等省市未成年管教所对712名未成年犯进行的问卷调查,有关报刊杂志上的统计资料以及某些省市监狱学会提供的统计数据。有些数据是根据未成年犯对调查问卷的回答统计出来的,不排除受其主观因素的

2、影响。)有报道指出,美国是世界上发生少年犯罪案件最多的国家,“每年有200万以上不到18岁的少年因犯罪而被捕”。“我国未成年作案成员占全部刑事作案成员的比例为10.7%。”我国每年大约有15万未成年人因违法犯罪而被公安机关查处,其中3万余人被判为少年犯,抢劫和盗窃案件占了绝大多数。截止到2002年年底,我国共有未成年罪犯58870人,占总罪犯百分率为7.88%,未成年人犯罪率为万分之5.93;其中男性占98.82%,女性占1.18%。   一、我国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特点(一)在校生与闲散未成年人犯罪形势十分严峻根据新华社的消息,我国2·2亿青少年学生中,

3、平均每分钟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有关资料表明,在校生犯罪的约占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15.37%。目前在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中,在校生达到46.6%。在北京市2000年取缔的带有“帮会”性质的少年违法团伙中,在校生占查获总人数的比例竟然达到75%。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中国目前至少有约1000万闲散未成年人,而这一群体是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发源地。“闲散未成年人是指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不在学、无职业的未成年人。”这些闲散未成年人绝大部分是辍学生和流失生,游离于学校之外,多数有过学业失败的经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有关资料表明,闲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明显多于

4、非闲散未成年人。(二)犯罪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以前青少年作案的高峰年龄为16-18岁。而近几年则为14-16岁。”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70年代提前了2到3岁。少年犯中14岁以下少年比例增多,在作案成员中少年所占比例已由1990年的1.3%提高到1998年的1.9%。中央综治委在有关工作报告中指出,“14到16周岁未成年人已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北京市首都综合治理委员会称,北京市13岁以下的少年犯罪正在日益增多,其中最小的才10岁。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最近的初犯年龄调查显示,14周岁以下占1·8%,14-16周岁占84.2%。犯罪

5、的高峰年龄在14-16周岁之间,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大部分是初中一年级第二学期到初三毕业考试后准备升入高中的暑假期间,这些犯罪的孩子在小学有一些还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三)犯罪具有明显的团伙化倾向有关资料显示,团伙型犯罪占到未成年人犯罪总量的50%以上,而且有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根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统计,2002年在审理少年犯罪的案件中,共同犯罪的案件占犯罪总数的一半以上。上海市未成年犯管教所中的团伙犯罪罪犯达到未成年罪犯的85%;浙江达到75%到80%;甘肃与安徽均达到54%左右;山东达到72.91%。目前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中,团伙犯罪

6、达到84%。(四)犯罪的暴力程度明显增加“未成年人犯重罪的比率高,近年来一直维持在60%—70%左右。”根据几家未成年犯管教所的调查,我国未成年人使用暴力手段作案的一般占在押少犯的60%左右。北京市未管所2002年暴力抢劫犯罪占55%,故意杀人罪占3.4%,故意伤害罪占8.3%;当前,抢劫罪占51.79%,故意伤害罪占14.6%。从暴力型未成年犯占在押少年犯的比例上看,安徽省2000年占70.6%,2001年占71.2%;湖南省2002年占65%;浙江省2002年占58.9%。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比重和程度都增加了很多,其中抢劫又是这几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暴力犯罪

7、。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原因   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十分复杂,从社会因素上看,主要包括经济与文化中的失范因素、家庭中的缺陷因素以及学校教育中的不良因素等方面。这些社会因素在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过程中,往往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共同发挥不利影响。   (一)社会转型期的经济与文化因素方面的原因任何犯罪现象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反映了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存在的诸多失调现象。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存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社会背景,就是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1、社会转型期出现的矛盾冲突和价值失范调查显示,在712名未成年犯中,40%左右的罪犯认

8、为“我之所以犯罪,社会风气对我的影响最大”。在社会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