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ID:25601713

大小:2.14 MB

页数:47页

时间:2018-11-20

基因的分离定律_第1页
基因的分离定律_第2页
基因的分离定律_第3页
基因的分离定律_第4页
基因的分离定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因的分离定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6讲基因的分离定律——1.1第五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考纲要求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2.基因的分离定律(Ⅱ)。一、基本概念1.生物性状类(1)性状生物体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相对性状(3)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体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体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4)性状分离F1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和隐形性状的现象(出现不同于F1的表现型)(5)性状重组F1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P的表现型(性状组合)高茎高茎矮茎2.生物个体类(1)表现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的性状.(2

2、)基因型与生物个体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3)配子、合子配子:成熟生殖细胞配子结合成合子(4)纯合体(子)概念:特点: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5)杂合体(子)概念:特点: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6)杂种后代杂交产生的子代称为杂种后代,如杂种子一代(F1),杂种子二代(F2)…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1)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B,D等.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一般用

3、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a,b,d等.(2)相同基因等位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同性状的基因.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1234AaBBDd3、基因类(3)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1234AaBBDd自由组合位于同源染色体基因连锁(4)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如:控制人类ABO血型的IA,IB,i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或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4.交配方式类(1)杂交(2)自交(3)测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通过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后代的过程.用×表示.杂种子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自花传粉也叫自交,是指两性花的

4、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4)反交、正交是一组相对概念.若甲(♀)×乙(♂)的交配方式称为正交;则甲(♂)×乙(♀)的交配方式称为反交.异花传粉同株或异株的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叫异花传粉。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接收花粉的植株叫母本(♀)。(5)自由(随机)交配种群中所有雌雄个体间交配概率相同二、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1.实验材料: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归纳了7对)花较大,易进行人工杂交实验子粒多,统计分析结果可靠(易种植)思考:果蝇为什么常用做遗传实验材料?相对性状明显;繁殖周期短;子代数量多染色体数少。被子植物的两性花和单性

5、花介绍: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单子叶植物:种子中有胚乳。如:水稻、玉米、小麦等双子叶植物:种子中无胚乳。如:豌豆、花生、大豆等2.实验方法:人工异花传粉去雄套袋套袋人工授粉3.科学发现模式:假说演绎法P7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叫做假说-演绎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归纳法是对观察、实验和调查所得的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一种研究方法。4.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

6、状的杂交实验什么是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①观察现象、提出问题P高茎×矮茎(正反交)3:1F1高茎F2⊗高茎矮茎787277为什么F1全是高茎?为什么F2矮茎又出现了?为什么会出现一定性状分离比?为什么正反交一样?思考:如何证明性状分离比的出现不是偶然?性状分离比是第几年统计的结果?如果是粒形呢?②分析问题、提出假说——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P5ⅰ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来改为基因)控制的,且相互独立。ⅱ体细胞中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ⅲ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ⅳ在受精时,雌雄配子是随机

7、结合的。内容:用遗传图解解释实验结果亲代的表现型(性别)、基因型配子类型(3代可省)交配方式、箭头方向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P、配子、F1等遗传图解: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减数分裂受精作用DD:Dd:dd=1:2:1高茎:矮茎=3:1④验证假说:——测交实验让F1与隐性纯合亲本相交高茎杂种子一代矮茎隐性纯合子×Dddd测交Dd配子d高茎矮茎测交后代Dddd1:1预期结果:实验结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