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方略

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方略

ID:25599247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1

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方略_第1页
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方略_第2页
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方略_第3页
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方略_第4页
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方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方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方略民间美术的传承与保护方略作为我国传统竹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霍邱柳编更是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独特的编制技巧、优美质朴的造型设计成为传统柳编工艺的翘楚。霍邱柳编经民间艺人的代代相传,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中国汉族民间手工技艺,通过着色、煊染等技艺加工,使其呈现出古朴中不失高雅,精致中透着大气的风格,霍邱柳编取材天然、坚实耐用、朴素大方、纹理优美,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欣赏价值以及艺术价值,受到许多海内外人士的青睐。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生活方式的改变,再加上霍邱柳编本身工艺的难度较大,习艺时间长,工序复杂多样,如刮皮、烘烧等,做起

2、来特别辛苦又费力,又随着一批批老艺人的相继离世,许多年轻人更多地是去大城市打工或者从事别的工作,不愿意学习,这就导致一部分柳编工艺失传,加之现代家庭生活日用品的多样化等原因,使其传承与发展同样面临与很多非遗一样的生存、传承与发展的尴尬境地。因此,对于做好对霍邱柳编的传承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本文认为:对于做好霍邱柳编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不仅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还要遵循霍邱柳编的艺术发展脉络和文化底蕴,同时,亦要探寻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以适应现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境遇,决不可也不能顾此失彼,无视现实和柳编工艺传承与发展的历史真实。因此,霍邱柳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应重点关注以及解决好

3、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改善霍邱柳编的生存环境  霍邱地区柳编技艺所用的柳条原料主要是来源于当地大片的河滩地或者水泽地里自然生长的柳树和沙河细柳,学名叫做杞柳。这种柳条的生存能力以及适应能力极强、生长速度也很快,具有皮薄、柔韧、实心等特点,非常适用作为各类编织用品和工艺品的制作原材料。杞柳喜在上层深厚的沙壤上中生长,所以在沙壤土、河滩地以及近水的沟渠边坡等肥沃的地方利于杞柳的生长。阜南和霍邱两县位于淮北平原西南部的淮河两岸,拥有着适宜杞柳生长的优越资源,这里不仅气候条件优越,日照充足,气温适中,而且淮河干流穿境而过,地处淮河行洪、蓄洪区,境内支流众多,水域宽阔。随着社会的不断

4、进步,两地人民发现杞柳为他们带来的财富,更加注重杞柳的种植与培养,目前两县杞柳种植面积已达20万余亩,规模名列全国前列[1]。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自然环境才为柳编的材料来源以其批量生产制作提供了方便。而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出务工的人员日渐增多,当地农民对于杞柳种植的热情剧减,和之前相比,杞柳的种植面积正快速微缩,这样无疑会影响到柳编材料的生产数量,加之国家淮河水利治理工程持续治理力度的加大和成效的明显,使得原先的水患泛滥区减少。事实上,作为淮河两岸最重要的柳编生产基地,霍邱柳编和阜南柳编成为重要的生产基地而且享誉国内外。本文认为保证柳编的材料供应,才是柳编工艺得以传

5、承、发展和壮大的重要保证。这一点应该引起当地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应有的重视。  二、保护好霍邱柳编技艺传承人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是物,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首先是人。因为人是宝贵知识、丰富经验和精湛技艺的承载者和传递者,是他们把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递下来,使该项目的知识得以保留和延续,只有保护好他们和他们的传承方式,才会避免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和人亡艺绝的文化危机。因此,对代表性的传承人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2]。  首先,老艺人可以说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财富和人间国宝,他们不仅有丰富的柳编生产技艺,而且熟悉柳编的历史和应用规律。事实上,也正是

6、这些老的柳编艺人才可能构成传承传统优秀文化血脉的灵魂般存在。编织是代代相传的,在霍邱,很多优秀的柳编老艺人是柳编技艺的承载者和传递者,没有他们的坚守和默默付出,霍邱柳编的独特的制作技艺就无法进行流传。因此,对于长期从事霍邱柳编编织并有一定成就的老艺人,当地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的文化机构应大力地鼓励他们尽享柳编的艺术创作等,并同时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和政策优惠,甚至可以定期向老艺人收购柳编作品,以此鼓励老艺人从事柳编技艺。此外还应尽量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做好霍邱柳编非遗的保护工作,切合实际地解决老艺人的生活困难,尽量让他们保持对于柳编的热情和信心,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以便让他们尽可能安

7、心地从事和传承柳编技艺。同时一定要尽可能多地鼓励老艺人做好传、帮、带工作,让他们安心从事柳编工艺,热心授徒,传授柳编技艺。  其次,应当做好霍邱柳编技艺后备力量的培养、鼓励和扶持的问题。为了撰写该文,我们曾专程到当地进行过短期的调研,发现懂得柳编知识的年轻人已经很少了,而且,更为让人担心的事是,很多人对于柳编工艺品的漠视态度。当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大量的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了中青年人员的流失,甚至是曾经热爱和已经初步掌握柳编技艺的一部分精壮劳动力。因此,对于这一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