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和中华文明

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和中华文明

ID:25592222

大小:65.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21

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和中华文明_第1页
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和中华文明_第2页
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和中华文明_第3页
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和中华文明_第4页
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和中华文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和中华文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和中华文明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就是历史上繁衍垦殖于中华大地上的许多民族,在特定的自然和地理环境下创造的,民族活动、区域经济和历史文化互为一致的社会文化体系。绚丽多彩的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汇成了恢宏博大、形式迥然的中华文明,反映和推动了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发展。学者们关于中华文明的鸿篇巨制可说是屡见不绝。就中华文明起源上的多元或一元来说,恐怕某种意义上是对区域、民族和文化的不同认识而言。与中华文明最相关的乃是区域和民族、文化,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实际上只是一个学术概念。根据《简明不列颠百

2、科全书》叙述,区域“是通过选择与特定问题相关的特征,并排除不相关的特征而划定的……区域的界限却是由地球表面的这个部分的同质性和内聚性决定的。区域也可以由单个或几个特征来划定。”〔1〕所以,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是一个有内聚力的地区民族文化。建国以来对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以及越来越多的考古发掘表明,在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中央王朝出现之前,业已形成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华夏农业文化、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的百越稻作区域文化、南方山地民族的游耕区域文化以及北方和西部民族的游牧区域文化。本文浅述中国古代民族区域文化的钩连交融,以冀窥

3、视其与中华文明的关系。谬误不当之处,祈大家赐正。一、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格林·丹尼尔(G·Daniel)著《最初的文明:关于文明的起源的考古研究》指出,世界上最古老的六大文明是:两河流域、埃及、印度、中国、墨西哥和秘鲁。唯独中国的中华文明是从未中断、绵延至今的人类古老的文明。在论及文明之时,我们也不免想到美国学者摩尔根(Le.二、古代农耕文化鼎居中华文明主流一般说来,古代农耕文化是人类走出原始时期的狩猎、采集或以驯养动物为生之后,才形成的社会文化。中国古代农耕文化起源于传说时代,由中原华夏农业区域文化、长江下游

4、和东南沿海百越稻作区域文化,及南方山地民族游耕区域文化构成。鼎足而立的农耕区域文化,不仅汇成了中华文明发展的主流,而且还给中华文明铸上了不同的深邃内涵。1.中原华夏农业区域文化维系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断中原华夏农业区域文化,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发展最早、水平最高的部分。《庄子·盗跖》记载的传说:“神农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耕而食”。反映了原始时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中原华夏先民,尚未脱离与畜兽共处的狩猎生活,便开始了以耕而食的农业文化。黄河中下游流域的文化遗址,也证明公元前5千多年的中原华夏区域,在种粟、窖藏和

5、驯养家禽的经济基础上,初具安土重迁的文化特点。传说时代的华夏始祖炎帝和黄帝,以及唐尧、虞舜、夏禹为代表的华夏先民部族,不断地在中原创造以农业文化为主的中华文明。《易·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书·周书·吕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殖嘉谷”。反映了从炎帝神农氏到夏禹和周人先祖,中原华夏农业区域文化的连续发展。尤其是夏禹平水土、治洪水,推动了水利灌溉技术及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的天文历法水平提高,对中华文明的稳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古代华夏的圣人孔子积极主张“行夏时

6、”,而且古代匈奴西羌的游牧文化、百越的稻作文化,也都将文化渊源追溯到夏禹的肇启。商人先祖契因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徙掌管教化。契兴起于商,传至汤时历14世,其间迁徙8次,反映了商人半农半牧的游徙痕迹。商人将中原华夏农业文化连接到了东海之滨。商人注重祭祀和占卜,记录卜辞的甲骨文正式开始了中华文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为中华文明的绵延作出了无可比拟的功绩。商人的嫡庶制度和史巫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也闪烁着中原华夏农业文化独特的光彩。需要一提的是被尊为古代华夏农神的后稷。《史记·周本纪》说:“后稷别姓姬氏,后稷之兴在陶唐、虞

7、、夏之际……后稷卒,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于是他的后代便在“戎狄之间,复修后稷之业务,耕种行地”。周道之兴是由于在戎狄之间,发展农耕而得以复修的。周人不仅使中原华夏农业文化与西部戎狄游牧文化交融,形成中原华夏农业区域文化,还将华夏先民在长期农耕生产中产生的父系血缘世系与游牧民族文化固有的、随畜牧游徙中产生的血亲观念结合起来,形成周人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宗法制度。周人的家族宗法制度与封建礼仪制度、姻亲关系和世袭特权等结合在一起,为中华文明烙上了封建社会家权、王权和家天下的印记,也是中原华夏农业区域文化在封建统治的支持和宣染

8、之下,不断向东南百越稻作文化、南方山地民族游耕文化进行传播和实行封建礼仪化的重要内容。中原华夏农业区域文化向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的发展,在泰汉时就基本完成了与东南百越稻作区域文化的交融。汉唐以来的中国农耕文化,在展示中华文明灿烂辉煌的同时,更呈现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南北迥然的不同风格。于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