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

ID:25585122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1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_第1页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_第2页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_第3页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_第4页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离太阳最近的树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习课文融冷峻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写作特色。二、能力目标2、整体感知课文,能按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提炼要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3、揣摩关键的语句,探究文章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三、德育目标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感情和保护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含蓄、隽永的语言和含蓄隽永语言特点。2、赏析文中的精彩比喻拟人。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含蓄、隽永的语言。教学方法:导读法。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记得在第一篇作文中不少同

2、学写到自己名字的由来,这些名字大多寄托着父母对女子的爱意和希望。我的父母也是这样。请同学们猜猜老师名字(柳霞)有什么意义。明确:柳树适应性强。其实我小时候并不叫这个名字,只是因为父亲工作调动频繁,我们跟着父亲东奔西走,城里乡下的换过好几个地方,父母希望我能不受环境影响,走到哪里“活”到哪里,走到哪里成功到哪里,所以才改过来的。(“无心插柳柳成行”,“霞”字是当时女孩的标志,没什么特别意义)其实,许多作家写文章也是这样。他们通常要把自己精心写成的文章宝贝一样看待,并给它拟写一个新颖独特的标题。我们今天要学的这一课就是一个典

3、型的例子。(这个“离太阳最近的树”叫什么树?毕淑敏为什么不直接写成诸如“红柳颂”、“红柳赞”、“高原红柳”、“可爱的红柳”、“红柳之歌”之类呢?学生试析题目。……课题的含义远远大于其它题目含义,要想理解它的真正含义,我们必须走进心灵深处。那么,现在我们就来漫漫走进心灵。二、导读分析课文1、红柳是怎样的一种树,和我名字中的柳树一样吗?课文是怎么写的?读讲第二段。明确:生长环境不一样(屋脊的屋脊,高原的高原),所以它比垂柳更珍贵,生命力更强。长的样子不一样,也可以说是本质不一样:一为乔木,一为灌木还有什么不一样?除了枝叶,还

4、写了红柳的什么?读讲课文第11、12、13段。(红柳根,描写重点)明确:内部力量也不一样,所以它比垂柳力量更大,而且有固住流沙的巨大贡献。总之,这红柳与垂柳都是很美的树种,但它们的气质却很不一样:一个阴柔,一个阳刚。2、对红柳持什么态度?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研读重点词句,体会将激情隐含于细腻描写中的特点。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拟人 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拟人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n

5、ot;¬¬¬¬。——比喻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比喻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比喻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棵傲然不屈的英魂。——比喻词语(不可思议  精灵)小结:这是一首颂歌,包含感情地讴歌了红柳这一高原上的“精灵”。文中无一“赞”字,但却字字在赞,句句在颂,把自己的激情融注在字里行间,融注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

6、拟人之中。3、如此珍贵、如此可爱,如此被颂扬的高原精灵是不是得到了人们的重点保护?人们怎么对待它的?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吗?要说清记叙的六要: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是交待了红柳的结局、命运——掘净烧光你的心情如何呢?明确:我们每一个人都禁不住会感到痛心和惋惜的。因为人类这是在自毁家园。但是,有一个人比我们更痛心,她就是毕淑敏。怎么说呢?请看的安排:在整个故事中笔者写的最详细的是哪一部分?——是挖红柳的过程。——先掏沙再斩根;先易后难;先人工后炸药。——这又何必呢?又费时又费力的,干的是一件惊天动

7、地的大好事吗?为什么这样细致描写挖红柳的艰难过程?明确:这说明。她一方面照应上文,侧面描写了红柳的顽强,一方面营造出一种悲剧气氛。挖红柳的工程耗时越长,费力越大,结局越惨,越说明红柳的坚强,越说明人类的可悲、可怜,悲剧色彩就越浓。所以说这又是一曲悲歌。这曲悲歌是通过冷峻的叙述唱出来的。4、其实,让感到更悲伤的不仅仅是红柳的命运。请大家研读司务长和我的对话,想一想:司务长的经济帐算得好不好?他的话中连用四个“对不对”有什么表达作用?明确:司务长目光短浅,愚昧无知,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人们犯了错误,还浑然不觉;人们在

8、自掘坟墓,还义正辞严。四个“对不对”写活了司务长理直气壮的情态,这是从反面从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了事件的可悲之处啊!6、齐读最后一段。读了这一段,你想到了什么?这样连续发问,给你以什么启迪?提示:4月14日下午的沙尘暴天气还记得吗?还有近年来连续出现的暖冬现象,土地沙漠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