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571930
大小:579.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20
《《陶渊明介绍》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陶渊明陶渊明(约365年—427年)1.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2.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3.他的诗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田园诗、赠答诗五大类。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对陶渊明的评价一、成就方面:1、他的文学创作丰硕,今存诗歌125首,文12篇,影响巨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他的今存诗作包括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前者一般,后者包括田园诗
2、、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怀诗五大类。咏怀诗内容丰富:有中年游宦在外的行旅诗,表达宦海奔波者对家园的想念,透露出时代的污浊与动荡;有晚年归田后的抒情言志诗,如《杂诗》、《饮酒》、《咏贫士》、《拟古》、《读山海经》、《挽歌诗》等,或者表达了诗人坚持躬耕道路,傲视豪门世族,拒绝统治者的征召,淡然忘世的态度,或者表达诗人身在乡村关注政治,感慨人生而“猛志常在”的心情。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咏史诗:咏史诗
3、和咏怀诗的内容有相近之处,咏史也是咏怀诗。他的咏史诗所咏的对象偏重于古代的人物,如“三良”(秦穆公卒,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针虎为殉,皆秦之良也。)、“二疏”(疏广、疏受在任职期间,曾多次受皇帝的赏赐。并称之为朝廷中的“二疏”。二疏去世之后,乡人感其散金之惠,在二疏宅旧址筑一座方圆三里的土城,取名为“二疏城”;在其散金处立一碑,名“散金台”,在二疏城内又建二疏祠,祠中雕塑二疏像,世代祭祀不绝。)、荆轲,以及《咏贫士》所写的古代贫士。咏三良束带值明后,顾盼流辉光。一心在陈力,鼎列夸四方。款款效忠信,恩义皎如霜。生时
4、亮同体,死没宁分张。壮躯闭幽隧,猛志填黄肠。殉死礼所非,况乃用其良。霸基弊不振,晋楚更张皇。疾病命固乱,魏氏言有章。从邪陷厥父,吾欲讨彼狂。田园诗:包括中年所作《怀古田舍》、《劝农》以及晚年所作《归田园居》、《桃花源诗并记》等,诗中描写了乡村风光与田园劳动生活,并在此基础上表达了他的社会理想。《归田园居》50首、《桃花源记》是其中代表作。田园诗是陶渊明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5、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赠答诗:文人交通往来的诗作。陶渊明的赠答诗颇能见其对友人的敦厚之情。与曹植、刘桢、嵇康的赠答诗相比,他的赠答诗又有自己的特点:“以其真挚的感情、家常的内容、隽永的意味、既不火热也不冷淡的语调,为自己塑造了一位仁者的形象。如《答旁参军》行役诗:是他宦游期间的作品,主题一般为:悲叹行役的苦,表达对仕宦的厌倦,反复诉说对田园的思念和归隐的决心。《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2)他的现存文包括辞赋3篇,
6、韵文5篇,散文4篇。其中的《感士不遇赋》虽是自悲有志莫骋、怀才不遇,却也表达了寒门庶族文士备受压抑的愤激声。《归去来兮辞》更是他同封建官场诀绝的宣言,是至今被传诵的不朽之作。散文《五柳先生传》和《桃花源记》都有很大的影响。陶渊明的诗文,艺术成就自唐代以来,备受推崇,在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中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他的诗文,在他死后100多年,才由萧统搜集编定,称《陶渊明集》,今已不存。今存最早版本为南宋元初本。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
7、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
8、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2、陶渊明的艺术特色:(一)情、景、事、理的浑融。陶渊明重在写心,写那种与景物融而为一的、对人生了悟明彻的心境。而且,他诗中的“理”不是抽象的哲学说教,而是在生活中亲自体验到的,其中包含着生活的情趣。如:“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