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品德教育于儿童生活世界论文

寓品德教育于儿童生活世界论文

ID:25564874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1

寓品德教育于儿童生活世界论文_第1页
寓品德教育于儿童生活世界论文_第2页
寓品德教育于儿童生活世界论文_第3页
寓品德教育于儿童生活世界论文_第4页
寓品德教育于儿童生活世界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寓品德教育于儿童生活世界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寓品德教育于儿童生活世界论文品德教育应在生活世界中获取认知因素,激发情感,磨练意志,并在生活世界中实践品德行为。但是传统的品德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脱离了生活世界,致使孩子一入学“几乎掉进了一个抽象的符号化的世界之中”。就学品德教育应在生活世界中获取认知因素,激发情感,磨练意志,并在生活世界中实践品德行为。但是传统的品德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脱离了生活世界,致使孩子一入学“几乎掉进了一个抽象的符号化的世界之中”。就学校德育而言,现实生活中有争议的问题往往不敢让学生深入讨论,害怕学生思想发生迷乱:社会上一些阴暗面不敢引导学生去解释,害怕学生判断因是非能力不强而不能正确面对等等

2、。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认为:“由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发展是在不断建立与扩大个人对周围世界的相互关系中,在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活动中实现的。”因此,儿童的品德教育要求应蕴涵在日常生活中。生活是德育的基础,是德育的生长点,是德育最好的土壤,离开了生活世界,德育将走向虚无。在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中,德育植根于儿童的生活世界以成为现实。但是,目前新教材刚刚走入新课程,我们正处于“新老交替”的过渡阶段。如何运用新的课程理念来指导现在的教学,以便将来顺利“接轨”?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为德育工作者关心、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将德育植根于儿童的生活世界,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3、。1更新理念寓德育于儿童生活世界的前提作为生活的构成性因素,道德与生活是一体的。人的德性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形成,只有在冲突中才能发展。生活的过程就是品德学习的过程。脱离了生活去培养人的品德,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推动了生活的支撑和生活的保证而流于虚无和形式。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所以,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我们的品德教育所遵循的应该是一种生活的逻辑,而非一种纯学科的逻辑。在课改中,将思想品德与生活课、健康课、社会课进行综合,

4、其目的就是要开辟一条通向儿童生活的渠道。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品德教育必须要关注儿童的生活,特别是要关注儿童正在进行的现实生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从思想上明白品德教育为什么要植根生活世界的道理,这样才能为探索品德教育植根生活世界的方法提供理论上的支撑。2激活教材:寓德育于儿童生活世界的关键2.1教师要忠实于标准,但不一定要忠实于教材。教材仅仅是一个范例,教师可依据培养目标对教材做出相应的再加工,再创造,富于教材以广阔的现实前景,使之能进入儿童的生活世界,从而激发起孩子学习需要和热情,调动他们的认识和经验、情感和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德性的形成产生影响。例如

5、:我们在设计《在餐桌上》这一课时,首先从孩子的生活实际一日三餐入手,找出日常生活中饮食习惯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生活短剧“奇奇餐厅之旅”让孩子明白饮食中的营养成分;最后通过讨论、辩论让孩子弄明白吃零食好不好、怎样做到文明就餐,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从生活中引入问题,再用学到的知识、道理来指导生活。我们还可以改变教材呈现顺序,或有选择地使用教材,或干脆安排一次活动,一次对话来替代某一具体培养目标下的教材等。只有这样通过实践活动,产生一种内在的需要,才能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2.2教材的呈现往往是一种静态的结构,而课堂教学却是生成性,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

6、各种偶然的、随机的因素,使教师难以完全按照教材的预设去进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拘泥于教材的预设,而应艺术地捕捉住与儿童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教育因素,去再现现实生活,使课堂充满生命力,同时也赋予教材以现实的生命力。2.3研究本校儿童,开发“校本课程”。现行教材偏狭,使得儿童价值观念滞后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但是,“校本课程”使之与本地区儿童的现实生活相适应,能很好地补充老教材的不足。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能自主探究、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条件,也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利保证。因此,我们充分利用环境的直观性、形象性、具体性和可感知性等

7、特点,开展德育活动。如:建立了劳动基地、科技宫、崂山烈士陵园等德育基地,与青岛市星光老年之家、武警支队等签为共建单位,从整体上整合一切可被教育利用的社会资源,建立与生活实践相沟通的教育体系。使儿童从单一的课堂、纯粹的课本中走出来,走近社会,走进自然,走向生活,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感受生活的丰富与多彩。总之,教材本没有生命,但教学赋予教材以生命,也就是说教学可以激活教材使之成为学生的发展资源。因此,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使之生活化。让本没有生命的教材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品德教育从内容上回归生活。3优化方法:寓德育于儿童生活世界的核心3.1要改变课堂上重认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