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555037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1
《初步探索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步探索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论文摘要: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突出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对如何正确落实三维目标感到茫然,二是没有合理使用课件。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仍要重视知识;过程与方法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手段,更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态度与摘要:新课改下历史教学突出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对如何正确落实三维目标感到茫然,二是没有合理使用课件。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仍要重视知识;过程与方法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手段,更是课堂教学的目标;态度与价值观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设计课件要突出重点,避免滥用,使用课件要和老师引导相结合,和培养学生能力相结合,以利于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关键词:三维目
2、标;核心;目标;动力;课件随着课改的深入,中学历史教育适应时代变革的需要在改革中发生了不少变化,使许多教师感到茫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误区,下面就这方面作一初步探索。一、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如何正确落实三维目标在新课改下,三维目标有重大变化,只有正确落实三维目标,才能更好落实课改精神。1.知识与能力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历史学科本身是一个知识性极强的学科,注重课堂的知识性,让历史知识成为课堂的主要内容应是历史教学的基础。?面对新课改,有的老师认为只要把课堂搞活,让学生“动起来”就是新课改要求的课堂形式,实际上没有历史知识的历史课,不但不符合《新课标》要求,更是一个没有
3、灵魂的课堂。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合理的内核,是我们应该从传统教学中继承的东西,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老师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要做到大胆取舍,学生能看懂、能理解的就让学生自己来完成,授课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重视知识的产生、发展、应用、再发展的史实,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课程的本质是知识,而知识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总之轻视、削弱知识,学生的发展就无从谈起,让我们切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2.过程与方法既是手段又是目标过程与方法,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的进
4、一步开发,既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又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课程改革后,许多教师常常编演历史剧,认为学生参与了活动,通过活动掌握了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目的就达到了。这里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教师虽然使用了各种教学方法,学生也参与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学到了知识(如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但并没有学到“过程与方法”,因为教师根本没有把“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引导学生学习,而仅仅是把它作为手段让学生掌握知识,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在教学设计师应当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为依据,选择恰当的课堂教学的方式;重视学生活动与训练设计以保证覆盖面和参与度;重视知
5、识的探究过程:创设探究情境、提出探究问题、亲历探究过程、启迪探究思维、体现探究价值;重视语言交流、操作交流;重视思维互动、实践互动、情感互动。让“过程与方法”不仅是手段,而且是通过各种方法学到了知识;学生在体验学习过程和运用学习方法的同时,可以掌握“过程与方法”,即让学生学会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比较历史事物的过程与方法;评论历史观点的过程与方法;论证的过程与方法;辩论的过程与方法;学习与他人,尤其是同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与方法。让过程与方法既是手段更是学习的目标。3.教师正确引导,使“情感态度价值观”成为
6、课堂教学的灵魂新课改推行到现在,教师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于课堂的水平参差不齐,出现了不少误区:一是没有正确处理三维目标关系。过于偏重“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缺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意识;为了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忽视历史知识与能力,实际上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越强,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也越科学;把三维目标不作为整体落实,人为割裂。二是教师教学过于考虑学生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式化,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走上歧途。兴趣是为了更好达到教学效果的手段,而不是历史学习的目标。如就具体活动方式上,教师如果不加指导让学生自编历史剧,学生虽然兴趣很足
7、,但是受知识的局限大多数编写的内容不依据史实,用戏说的方式表现,背离了历史学习的方向,不利于学生求真求实,科学精神的养成。三是教师代替学生总结价值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体现,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学生价值倾向很容易受他人影响而发生变动,学生理性思考和求真精神得不到发展。在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一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明确设立“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不能分割。二重视情境创设,同时要让这种情境为有效教学服务。当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时,就会产生丰富强烈的情感,点燃情感的火花,达到教学目标。三重视榜样的力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