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文学与文学的生命

生命的文学与文学的生命

ID:25539327

大小:76.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20

生命的文学与文学的生命_第1页
生命的文学与文学的生命_第2页
生命的文学与文学的生命_第3页
生命的文学与文学的生命_第4页
生命的文学与文学的生命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命的文学与文学的生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生命的文学与文学的生命生命的文学与文学的生命 我第一次看到《蛙》这部小说,是在《中华文学选刊》2010年第4期上。书的名字就吸引了我,不忍放下,用了三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L.了。2010年8月27日的日记中记下了我当时的感受:  阅完《蛙》。这部小说可谓是莫言的代表作,有时代性、民族性、审美性。作者吸收国内外成功的艺术经验达到了娴熟的程度,形象地展示了中国计划生育的真实历史,突出了作者负罪与赎罪的人道主义精神。  《蛙》使我感到震撼。我为作者的艺术勇气和创新精神叫好。《蛙》的问世,标志着莫言在向世界文学巅峰攀登上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今年《蛙》获得中国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是理所应当,也是众望所归。  为了参加莫言家乡高密市举行的《蛙》的研讨会,我又重读了《蛙》。在重读过程中,在我脑中形成了一个题目:《生命的文学与文学的生命》。其实,这也不是我的发现。《蛙》一开头,在蝌蚪给杉谷义人先生的信中作者就亮出了《文学与生命》的题目。小说中作家则艺术地诠释了文学与生命这一极富哲学意味的美学课题。  一、书名《蛙》:人类学、美学的隐喻与象征  《蛙》这部小说的名字,寓意深远,别开生面,既给人以陌生感,又使人产生新奇感。小说明明写的是一个乡村女医生从事计划生育的故事,为什么又要以蛙来命名?作者说,这部小说酝酿了很长时间,夸张一点说从来到人间的时候就开始孕

3、育了。[1]2002年春节莫言在家乡高密与来访的诺贝尔奖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谈话,触动了作家以姑姑为原型写一部小说的灵感。对小说为什么叫《蛙》,莫言是经过反复的思考、选择,最后才定下的。作者在做客正义网时,说:我这个小说,第一稿叫《蝌蚪丸》,1958年《人民日报》曾经发表过一条新闻,这个新闻就叫蝌蚪避孕法,50年代的时候已经在倡导人口要有节制生育,当时乡村医生发明蝌蚪丸,在夫妻房事之前,吞吃十只活蝌蚪可以起到避孕的效果。但事实证明这很荒诞,所以一开始叫蝌蚪丸,后来觉得不太好,换成了《蛙》。[2]中间编辑们曾希望作者用《姑姑与蛙》为书名,莫言思考再三,最后还是决定用《蛙

4、》为小说的名字。[3]  《蛙》,小说书名起得好。大爱无言,画龙点睛。整部小说的意蕴和美学价值,尽在蛙字中。作者在小说中,多处对书名作出解说:当姑姑(万心)问蝌蚪(万小跑、作家)写的作品的题目是什么时,二人的对话:  姑姑(指着蝌蚪手中那摞稿纸)这就是你写的剧本?  蝌蚪(谦恭地)是。  姑姑叫什么题目来着?  蝌蚪《蛙》。  姑姑是娃娃的娃,还是青蛙的蛙?  蝌蚪暂名青蛙的蛙,当然也可以改成娃娃的娃。女娲造人,蛙是多子的象征,蛙是咱们高密东北乡的图腾,我们的泥塑、年画里,都有蛙崇拜的实例。[4]  在小说第四部,小狮子也明确向蝌蚪说:人跟蛙是同一祖先。她说:蝌蚪和人的精

5、子形状相当,人的卵子与蛙的卵子也没有什么区别。还有,你看没看过三个月内的婴儿标本?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与变态期的蛙类几乎是一模一样啊。蛙与娃同音,蛙与娲也同音。这说明人类的始祖是一只大母蛙,这说明人类就是由蛙进化而来。[5]作品中写了娃、蛙、泥娃,故事的中心是写娃的生与死,而书名却不用娃、也不用泥娃,而是蛙。这里体现了作者的审美理想和艺术匠心,体现了作者对人的生命和价值的尊重与关爱,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的艺术与艺术的生命高度统一的执着追求。  蛙在作品中是自由的、是多子的象征、生命的象征。它对人娃的生命、对死去的人娃,同情、怜悯,要为他们讨还血债。而这也恰恰是小说主人公万心(

6、姑姑)听到蛙声便产生恐惧感、负罪感的根源。作者最终不是在现实的社会政治生活中,而是在艺术美、文学美的创造中找到了作品中所写的你、我、他的赎罪方式。蛙,在整部作品中是一个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符号。它既来自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它以隐喻和象征的形式,蕴含了作家莫言对生命美、社会美、艺术美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二、万心(姑姑):世界文学史上出现的一个新人典型  天地之大德曰生。[6]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7]  有生命的人在地球上出现,这是宇宙演化而出现的奇迹。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就赞颂人是宇宙的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人赤条条地

7、来到世界上,如何生存下去,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自己能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能不能使自己的生命不断地繁衍生息、自由幸福地生存在大地母亲的怀抱。  阅读《蛙》,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作品尖锐地提出了人类自己能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问题。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它既是人类创造世界文明的历史,也是人类自己毁灭自己的历史。生态的破坏、气候的变暖、原子弹的爆炸、人口的重压难道不是人类自己在毁灭自己吗!看看中国这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人的生产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国人的生命价值和未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制订出计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