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概述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概述

ID:25528593

大小:9.15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8-11-20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概述_第1页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概述_第2页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概述_第3页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概述_第4页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 检测概述2010.11.27内容简介李斯特氏菌属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致病性实验室危害及其预防检测程序快速检测方法李斯特氏菌属李斯特氏菌属(Listeria)普遍存在于环境中,最新的分类学研究表明,其分为六个种: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monocytogenes)绵羊(伊氏)李斯特氏菌(Listeriaivanovii)英诺克(无害)李斯特氏菌(Listeriainnocua)斯氏李斯特氏菌(Listeriaseeligeri)威氏李斯特氏菌(Listeri

2、awelshimeri)格氏李斯特氏菌(Listeriagrayi)在李斯特氏菌属的六个种中,只有两种致病菌: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和伊氏李斯特氏菌可以引起老鼠和其他动物发病。但是,其中通常只有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和人类的李斯特氏菌症(listeriosis)相关。因此,李斯特氏菌中最有检测意义的是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生物学特性---菌体形态及染色特征革兰氏阳性;小的、类似球形杆菌,0.4~0.5×0.5~2µm,在有些培养基中稍弯,两端钝圆,单个、成短链、细胞彼此连成V形,或成群的细胞沿长轴方向平行排列,在

3、较老的或生长不良的培养物中,可能形成丝状;20-25℃周生鞭毛运动,在37℃只有较少的鞭毛或1根鞭毛;无芽孢、无荚膜。生物学特性---培养特性兼性厌氧;在20--25℃培养有动力,穿刺培养2-5天可见倒立伞状生长,肉汤培养物在显微镜下可见翻跟斗运动。生长温度范围为2-42℃(也有报道在0℃能缓慢生长),最适培养温度为30--37℃。pH范围pH4.4-pH9.6。生物学特性---培养特性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初始很小,透明,边缘整齐,呈露滴状,但随着菌落的增大,变得不透明。在5-7%的血平板上,菌落通常也

4、不大,灰白色,刺种血平板培养后可产生窄小的β-溶血环。在0.6%酵母浸膏胰酪大豆琼脂(TSAYE)琼脂上,用45°角入射光照射菌落,通过解剖镜垂直观察,菌落呈兰色、灰色或兰灰色。生物学特性---生化反应氧化酶阴性。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如发酵葡萄糖、乳糖、水杨素、麦芽糖、鼠李糖、七叶苷、蔗糖(迟发酵)、山梨醇、海藻糖、果糖,不发酵木糖、甘露醇、肌醇、阿拉伯糖、侧金盏花醇、棉子糖、卫矛醇和纤维二糖。不利用枸橼酸盐,40%胆汁不溶解,吲哚、硫化氢、尿素、明胶液化、硝酸盐还原、赖氨酸、鸟氨酸均阴性,VP

5、、甲基红试验和精氨酸水解阳性。生物学特性---血清型根据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将单增李氏菌分成13个血清型,分别是1/2a、1/2b、1/2c、3a、3b、3c、4a、4b、4ab、4c、4d、4e和“7”。致病菌株的血清型一般为1/2b、1/2c、3a、3b、3c、4a、1/2a和4b,后两型尤多。生物学特性---抵抗力该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在土壤、粪便、青储饲料和食品中能长期存活;对碱和盐抵抗力强,60-70℃经5-20min可杀死,70%酒精5min、2.5%石炭酸、2.5%氢氧化钠

6、、2.5%福尔马林20min可杀死此菌;湿热灭菌(121℃,至少15min)和干热灭菌(160-170℃,至少1hr)可杀灭该菌,对紫外线和γ射线敏感;该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已产生抗性)、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均敏感。流行病学分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土壤、地表水、污水、废水、青储饲料、动植物及其食品中均有该菌存在,所以动物很容易食入该菌,并通过口腔-粪便的途径进行传播寄主范围:哺乳动物、鸟类、鱼类、甲壳类和昆虫流行病学据报道,有1-10%的人类肠道中存在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4-8%的水产品、5

7、-10%的奶及其产品、30%以上的肉制品及15%以上的家禽均被该菌污染。相关食品:鲜奶、巴氏消毒奶、奶酪(尤其是软奶酪)、冰激凌、生的蔬菜、发酵过的生肉制作的香肠、生的和加工过的禽肉、各种生的肉类、生的和烟熏的鱼肉。约有85-90%的病例是由被污染的食品引起的。致病性及其治疗该病的临床表现,健康成人个体出现轻微类似流感症状,新生儿、孕妇、免疫缺陷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呕吐、出血性皮疹、化脓性结膜炎、发热、抽搐、昏迷、自然流产或死婴、脑膜炎、败血症直至死亡。由该菌造成的脑膜炎的致死率可高达70%,败血症的死

8、亡率达50%,围产期或新生儿感染的死亡率超过80%,怀孕期妇女的感染,母亲通常能存活下来。抗生素治疗,用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注射给药,或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一起用药。感染人群感染剂量未知,但与该菌的毒力和易感人群的年龄、免疫状态有关。易感者:孕妇/胎儿—围产期和新生儿的感染;接受皮质激素、抗癌剂治疗、器官移植治疗、艾滋病患者等免疫缺损者;癌症病人—尤其是白血病的患者;不太常见的报道—糖尿病、肝硬化、哮喘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年纪较大的人;没有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