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517131
大小:96.1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0
《教育,请走进学生的心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家世比商城:www.homebi.com【教育心得】教育,请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对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什么是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一定能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茫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孱弱的身躯带来强健,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琐的人生带来自信!那么现实的教育,带给学生是什么呢?从笔者下述描绘的这三段场景中体会吧:场景一:初中了,教育不再是小学下课后的橡皮筋,不再是漂亮老师美丽的家世比商城:www.homebi.com故事,不再是一张张欢欣的笑脸……教育变成了一次次模拟考,一道道函数题,老师失
2、望的表情,父母哀怨的眼神……每个人的真诚掩藏到镜片后,无言的搏杀写在脸上。快乐似乎只在每一次超越竞争对手之后的享受。教育除了做题和分数,还有什么呢?场景二:初二时,我们换了一位语文老师。他讲课十分认真,课文分析得十分详细。后来我们知道了其中的秘密,原来他所讲的,全都来自教学参考书,几乎一字不差。于是我们纷纷去买,几乎人手一册。我们上课回答问题自然跟着“教参”说,作笔记也对着“教参”照搬照抄。老师知道我们的武器,但他还是经常夸我们问题回答得好,大家为拥有“教参”而暗自得意。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们对“教参”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少了它,回答问题便无从下手。我们收获了
3、期末考试的全军覆没,这才知道了我们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学科教育,学科的魅力在哪里?场景三:在我的记忆里,幼儿老师是最好的,每天同我们做游戏、讲故事,那时,我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上课时我可以高高地举起小手,而且不停地在空中挥舞,开心极了。小学老师是最讲规矩的,动不动就是“坐直了”“眼睛看着黑板”“小手放在背后”……简直跟机器人一样被控制着;上课了,一边举手,一过说着答案,生怕被别人抢先,几次后,老师生气而无奈地看着我们,用教鞭边敲桌子边说:“同学们,请举手回答问题好不好?”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老师微微一笑,很满意的样子。初中老师似乎是最渊博的。课上,
4、鸦雀无声。没有人有勇气举手,惟恐自己的回答是错误的。一阵缄默之后,老师把书中的“精髓”灌入我们的脑子里,然后接受一次又一次暴风骤雨般的考试……教育成了制造模型的机器?学生的话让我们思考:这样的教育到底带给了学生什么?什么样的教育是学生的需要?有人说,大医医心。我想,大教教心。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直抵学生的心灵的。家世比商城:www.homebi.com加拿大幽默散文家兼大学教授斯蒂芬·利考在《我见之牛津》中这样写道:我了解,这个秘诀的关键就在于导师的作用。学生所知道的一切都是从导师那里——或者不如说同导师一起学到的……可是学生怎样做到这点,就有些难以理解了。
5、有一位学生说:“我们到导师的房间去,他只是点燃烟斗,对我们闲聊。”另一位学生说:“我们围绕他坐下,他只是抽烟,同我们一起检查我们的作业。”闲聊、其实就是一种对话,一种思想的碰撞,一种心灵的应答,导师用智慧点燃了学生的智慧。牛津导师制教育是开放的,这种状态下学生思维是活跃的,这种学习也是快乐的。其实,我们有时很纳闷,为什么课后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的学生一到课堂上就反应迟钝、表达笨拙呢?其实根源就在于我们的框框、套套太多了。我们没有做到最基本的一点,那就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并没有真正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通过自己的努力已
6、经获得了什么,有哪些困难,需要老师给予一些怎样的帮助……这就需要教师走下神坛,走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拒绝一切功利诱惑,拒绝一切模式的枷锁。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我想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突破:苏霍姆林斯基说:办一所学校就是办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朱光潜先生在回答《教师月刊》记者怎么看学校文化建设的提问时这样说:“教育就是学校的文化。你是怎样培养人的,这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文化建设不是表层的事,而是一个非常深的工作。‘教育—育人’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文化的其他方面。”可悲的是,当下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都把学校文化当作一种“特色”来建
7、设,做的大多是“表层”的工作,很少往深里做。学校无论是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应该洋溢着责任文化的气氛,时时刻刻熏染着学生的言行举止。学生在这样的学校气氛里交往、生活、学习,在他们的骨子里浸润着责任文化的气息。这样的教育它的持久力是蕴在学生心灵深处的,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家世比商城:www.homebi.com彰显活动的课程魅力。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学科教学时,有过这样的精辟论述,他说教师的魅力在于把学科的魅力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这门学科有兴趣;感受到学科魅力,他自然而然就会想着自己去学了。现在的很多教育活动,大多是琐碎的说教,陈旧的方式,失去了教育活动应有的
8、魅力,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教育活动的课程意识,是改变教育活动无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