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510981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0
《浅谈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论文关键词:逆反心理成因对策论文摘要:逆反心理是一种心理现象,面对中学生表现出的逆反心理,要认清其实质与心理构成,了解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从主、客观两方面入手,防止和消除中财会论文,..论文关键词:逆反心理成因对策论文摘要:逆反心理是一种心理现象,面对中学生表现出的逆反心理,要认清其实质与心理构成,了解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从主、客观两方面入手,防止和消除中学生逆反心理。学生的逆反心理就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根据《心理科学》杂志的
2、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中经常存在逆反心理的达32.6%,偶尔存在逆反心理的达89.4%。有关专家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归纳为“五性”,即冲动性、盲目性、从众性、执拗性和攻击性等。一、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1.主观因素(1)中学时期由于大脑的发育成熟并趋于健全,脑机能越来越发达,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越出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这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2)中学时期中学生在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由此而引发的性征越发明显和突出,随之性别意识、性意识便逐渐强化和建立。由于性
3、的发育而导的性别意识、性意识又进一步在心理上产生断乳,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成人意识。正是这些意识的形成,使他们认为自己己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己。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有意无意地回避、反感甚至背离。(3)中学时期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这种矛盾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他们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老师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把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
4、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上。2.客观因素(1)错误的舆论氛围。这种舆论氛围既能给中学生认识活动造成困难,也能对他们同其他人的人际关系和所采取的行动带来不利的影响。如有的学生把尊敬老师看成是“溜须拍马”;把向老师汇报情况帮助同学进步说成是”打小报告”、“出卖朋友”;把做好人好事讥为“傻瓜”等等,这样的认识一旦在班集体中形成一种错误的舆论氛围,就会导致学生认知障碍,从而产生逆反心理。(2)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侧是教育者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的或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不尊重学生是造成师生关系不融洽和对立的常见原因;二是由于教育者处理问题不当,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如罚站、辱骂、赶出
5、教室,甚至出手打人等,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三是教育者教育教学方法的生硬、呆板。教师没有因材施教,而搞满堂灌、一刀切,久而久之,往往导致基础差的学生出现厌学情绪,从而使学生降低或丧失学习信心,消极情绪逐渐占上风,与老师的敌对情绪也就形成了;四是教育者自身言行不一,这会大大降低教育者的威信,也会使学生反感,使学生对一些正面宣传教育的信息产生逆反心理。(3)家庭和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的破裂会给子女造成心理创伤和失落感;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鼓励,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自卑的逆反心理;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会导致子女过大的心理压力,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6、。社会影响因素较普遍的是社会舆论、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社会逆反心态。可见,外界的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会使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定势,这是教育者所不能忽视的。二、防止和消除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对策i.主观上努力(1)中学生要提高自我意识水平。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是人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要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首先要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提高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学会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这是防止和消除逆反心理的根本途径。(2)正确对待家长、教师的教育和帮助。家长、教师的有些方法可能不恰当,甚至是错
7、误的,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正确的,中学生应当理解他们,原谅他们的做法。2.客观上保障教师和家长要更新观念,改革教育方法,摈弃传统教育方式中的弊端,创造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方法,特别要注意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1)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真心爱护学生。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