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497840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动态心电图诊断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动态心电图诊断糖尿病无症状心肌缺血论文丁苑媛张淑华卫祖发【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使用BMSC3000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系统,连续监测24h,记录采取Ch1、Ch2、Ch3,监测前均做常规心电图对照。结果糖尿病组SMI与非糖尿病组SMI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持续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ST段压低幅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SMI具有时间特点,近一半发生在6:00~12:00。结论动态心电图是检测和评估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手段。【关键词】糖尿病无症状
2、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冠心病患者60例,分为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两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者30例(糖尿病组),均符合I检出率比较见表1。表1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SMI的动态心电图检出情况比较组别心肌缺血总数SMI总数SMI检出率SMI持续时间ST段压低幅度(阵次)(阵次)(%)(min)(mv)糖尿病组(n=30)1338563.9%△10.5±8.7△1.2±0.5非糖尿病组(n=30)783443.6%6.9±5.41.1±0.9注:与非糖尿病组比较,△P0.05。由表1可知,糖尿病组SMI与非糖尿病组S
3、MI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持续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ST段压低幅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2.2两组SMI发作的昼夜节律糖尿病组85阵次SMI中,有42阵次(49.4%)出现在6aa:00~12:00;非糖尿病组34阵次SMI中,有16阵次(47%)出现在6:00~12:00。糖尿病组12:00~22:00出现SMI32阵次(37.7%);非糖尿病组12:00~22:00出现SMI14阵次(41.2%)。糖尿病组22:00~6:00出现SMI11阵次(12.9%);非糖尿病组22:00~6:00出现SMI4阵次(11.8%)
4、。两组各时间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讨论的机会相当,是冠心病的等危症。糖尿病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强危险因素,Framingham研究(n=5209)随访20年发现: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间歇跛行,脑梗塞)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者。糖尿病血管病变致心血管病及中风是其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65%-80%,比无糖尿病者高2-4倍;心衰亦增加2倍(男性)和5倍(女性)。心肌缺血意味着冠脉病变已产生严重机械梗阻或斑块破裂所致血栓性梗阻,而DM患者特别是病史长的老年患者,心肌缺血往往无明确胸痛症状。动态心电图在监测心肌缺血方面的作用已被肯定,.free
5、lI检出率明显高于未合并糖尿病者。有研究指出,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病变,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高达50%~65%。其原因可能与痛觉感受器及神经传导系统异常,糖尿病致痛觉传入神经末梢或传出纤维发生变性,使疼痛阈值升高,表现为持续时间较长、程度严重的心肌缺血无症状;内源性镇痛物质水平差异,糖尿病患者血浆R-内啡肤、脑啡肤浓度较高,疼痛闭值增高;心肌缺血时间短、程度轻不足以引起疼痛,因心绞痛症状常在心室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心电图变化之后出现。通过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无痛性心肌缺血型ST段下移,可在心率加快时发生,也可在心动过缓时发生。大部分发作是在
6、患者清醒时或轻微活动后,发作次数明显增加。原因是由于心率加快与冠脉收缩的改变、以及活动后体内儿茶酚胺激素分泌增加、血小板聚集作用、心肌耗氧量增加有关。而心动过缓时发生,则是由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心跳减慢,心输出量下降,交感神经兴奋降低,周围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血流缓慢,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当冠状动脉供氧不能满足心肌需氧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和心电图表现2。本文研究表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SMI具有时间特点,近一半发生在6:00~12:00,是因为此段时间冠状动脉张力较高,血儿茶酚胺分泌达高峰,血小板聚集能力强,纤溶系统活性降低,冠状动脉痉挛。动态心电图
7、不仅可以监测心脏活动的节律,也可以用于检测短暂的ST段变化,弥补了常规心电图只能记录静息状态的心电波形而难以发现突发的、短暂的心肌缺血,提高了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尤其是提高了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因此,动态心电图是临床上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临床评估心肌缺血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