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与高校德育研究

情感教育与高校德育研究

ID:25492431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0

情感教育与高校德育研究_第1页
情感教育与高校德育研究_第2页
情感教育与高校德育研究_第3页
情感教育与高校德育研究_第4页
情感教育与高校德育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情感教育与高校德育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情感教育与高校德育研究摘 要:情感是道德行为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一个环节。情感教育不仅仅是高校德育的手段,也是高校德育的目的,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通过情感教育的实施,建立高校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让同学们在生活中体验到人文关怀,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关键词:情感教育;敬畏感;人文关怀;回归生活德育工作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事关学生成才的大事,这一问题制约着教育的方式、手段以及教育目标。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人的本质,明白我们应如何为“人”,即人的全面发展。故此,教育不仅仅是主体对知识的学习,而且也包括对情感等非理性的把握,情感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尝试对情感教

2、育与高校德育的关系进行探究。  一、情感教育的科学内涵  情感教育是通过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事物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德及劳动态度都得到发展的有社会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情感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按照情感的倾向来讲,可分为正向的爱的教育和负向的敬畏感的教育。爱的情感激励支持人们从事某种活动,这是人类行为的动力源;敬畏感可以说是从反面告诉人们某种行为不应该,反对那些背离人民利益的事情。从情感教育的内容来分析,情感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

3、亲情与爱情的教育、生态教育等。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指出“人的最原始的感情就是对自己生存的情感;最原始的关怀就是对自我保存的关怀。”所以,情感教育从自身开始,与中国儒家思想的仁爱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先爱自己,“仁者自爱”,珍惜自己的生命;然后“仁者爱人”、讲“孝悌”,“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注重亲情、友情与爱情;再讲“天下大同”,爱国家、爱社会,达到“天人合一”,敬畏生命、敬畏自然。  情感教育是高校德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

4、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实现高校德育目标。情感教育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从人的行为发生机制分析,情感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能达到德育的目的,故此,情感教育是一种教育手段。情感教育以强烈的情感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内在的需求,增加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认同感,实现德育的效果。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研分析,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只人的智力、体力的发展,同时也包括情感、志趣、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发展,情感作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是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故此,情感教育又是教育目的。  二、高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大高校都非常重视德育工作,但

5、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  (一)德育目标不明确,达不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在高校德育中,我们按照“圣人”的标准去要求每个学生,忽略了他们个体的情感差异和感受,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绝对服从者,培养绝对命令的执行者。长期以来,德育标准往往与现实生活相疏离,漠视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境,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性针对性,缺乏现实操作性,效果不尽如人意。  德育目标中忽视个体差异,无视个体的情感体验,导致了情感教育的缺失。德育只是片面的道德认识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思维能力,而忽视了道德情感的教育。心理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如果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

6、,人就会产生愉快喜欢满意等内心体验,反之,就会不愉快、痛苦甚至怨恨。所以,情感教育运用得好,可以激发学生的情趣,提高德育工作的感染力,陶冶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对真理的思索和探求,实现思想与心灵上的沟通。可现实是,知识成为师生交流的纽带,忽视情感因素的培养,师生之间缺乏情感交流,使知识与情感分离,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德育方法缺乏创新,不适应当前德育的需要。  当今的社会,日新月异,教育应该随时代发展而变化。新时期德育的环境、对象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目前的德育思维和方法带有明显的滞后性。高校德育方法沿袭了传统的集中灌输式方法,重理论讲说,轻能力锻炼,基本是空

7、洞的说教,教师常常告诉学生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但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缺乏内心的切身感触,也就难以形成共鸣,收效甚微。  德育模式仍是一刀切的统一标准,强调教育主体的权威管理,简单地用教条的方法去奖惩和驯服学生,用指令式强制式纠错的方式压服学生,以服从来评定学生是否达到标准,无视客体的主体性和多元性,缺乏层次性和个体性。“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只有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才能亲师、尊师、信道,这时,权威与情感相比,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无力。作为教师或许应该多俯身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他们的世界,与学生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