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484343
大小:125.51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1-20
《创省结构优质工程质量目标和质量通病防治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市结构优质工程质量目标和质量通病防治计划一、质量目标我公司切实按照《建筑法》,严把每道工序的质量关,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创出精品。对于本工程,我们的质量目标是: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分部优良率95%以上,确保该工程获得“市优”,争创湖北省优质工程“楚天杯”奖。二、质量目标组织管理特色1、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高质量要求的难点,我们施工组织的指导思想是:以质量为中心,采用IS0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强化项目质量管理,选配高素质的项目经理及现场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按照国际惯
2、例实施项目管理,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优质、高速、安全、低耗的完成本工程的建设任务。2、从人的管理着手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就是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从而达到确保质量的目的,在项目部确立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项目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为主,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预算员为副的质量管理网络体系,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实施质量目标管理,从工程开工就确立本工程要达到质量优良工程。3、制度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各工作岗位应承担的责任,实行奖优罚劣的原则。将其拿
3、入年度考核内容,与年度奖挂钩。作业层“定认定奖罚”的“七定”质量承包责任制。4、专职质检员的配备: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对施工进度与质量目标的要求,确定配备有土建施工员、质检员、水、电安装等技术人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1、质量目标管理:⑴本工程的质量须达到优良工程,质量要求高,要广泛宣传,教育,使每个职工要有明确的优良名牌意识,并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激发职工质量的责任心,调动职工劳动生产积极性与勇于向上的进取心。充分发挥每个参战人员最大潜能,增加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为实现这一质量目标而奋斗拼搏。⑵项目管理班子在组织施工
4、的过程中,重点突出质量与进度发生矛盾时,必须服从质量,充分发挥质量为决定权的作用。⑶在质保体系有效运转上狠下功夫,认真落实责任制。⑷重点完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体系,深入开展“三工序管理”,做到检查上工序保证本工序,预备下工序,使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2、标准化管理:⑴定工艺施工标准:对目测观感影响较大及容易出现质量通病的分部分项工程,从原材料到操作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明确要求和措施。⑵确定分项工程样板标准:各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前,均要由管理小组提出质量要求,由作业技术骨干做出较高水平的样板,以实物板作为技术交底的一部分。管理小组应从
5、操作工艺、操作规程上,对作业层进行指导真正达到样板要求后,方能进行大面积施工。⑶定材料封样标准:建筑材料的质量好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一较大因素,为保证主体工程达优,项目部将严格要求把好建材质量关,质量标准不合格的建材决不得使用在工程上。1、施工准备过程的质量控制:⑴认真抓好工人质量意识,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为主题,宣传质量的重要性,将质量意识贯彻到每个施工员的脑子中。⑵优化施工方案,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科学安排施工进度,合理调动劳动力,对总体计划要有周全、细致的安排,已施工中易碰到的技术问题,要有详细的针对性措施。⑶由项目
6、技术负责人召集所有部门技术人员共同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建立由公司总工程师组成的行之有效的质量监督机构。⑷材料采购应货三家,择优选用,进行材料除了有出厂合格证外,还应有公司材料部门或实验室出具的复检合格证明文件。⑸降低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的损伤,从材料出厂到材料的最终使用,其中的每一环节都要严格控制,保证材料完整无损的送到施工人员手中。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⑴严格按照质量程序控制图施工,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特点、关键部位及重要影响因素设置管理点的原则。在工期工序、测量放线结构施工、装饰施工等工作设立管理小组。⑵四个管理
7、小组按工作特性有不同的区别,工期工序小组以项目经理部为主,以提高工作质量为目的的“管理型“小组;其余三个小组是以”三结合”为主,以攻克难关或质量通病为目的的“攻关型”小组。⑶建立高效敏感的信息反馈系统,以专职质检和技术人员为信息中心,负责收集、整理和传递质量动态信息给决策机构(项目经理部)。决策机构对异常情况信息迅速作出反应,并将新的指令信息传递给执行机构(工程部),调整施工部署,纠正偏差。形成一个反应迅速,畅通无阻的封闭质量信息网。⑴采用质量预控法中的因果分析图、质量对策表、“三检”记录表,展开质量统计分析,掌握质量动态,追踪
8、“病灶”,对“症”下药。⑵严格按照PDCA循环过程中,有程序的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其步骤如下:①找出问题;②分析原因;③找出主要影响因素;④拟定改进措施;⑤认真执行改进措施;;⑥检查效果;⑦总结经验,纳入标准;⑧处理遗留问题,转入下期循环;⑨全面推行标注化工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