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下珠复方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

叶下珠复方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

ID:25479903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叶下珠复方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_第1页
叶下珠复方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_第2页
叶下珠复方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_第3页
叶下珠复方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叶下珠复方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叶下珠复方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比较论文黄正昌,朱辨弦,郑其进,杨书兰,谈博,何金洋,朱宇同,郭兴伯【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叶下珠复方、拉米夫定、叶下珠复方合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3组.freelg/次,1次/d)和叶下珠复方合用拉米夫定组,均连续口服52周。治疗前、后定期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及乙型肝炎标志物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及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含量。【结果】叶

2、下珠复方组肝功能复常率、HBeAg转阴率均高于拉米夫定组,而HBVDNA转阴率低于拉米夫定组(P<005),YMDD变异少于拉米夫定组(P<005);两药合用组的HBeAg转阴率与叶下珠复方组相仿(P>005)而高于拉米夫定组(P<001),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叶下珠复方组和拉米夫定组(均P<001),肝功能复常率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或P<001),YMDD变异也少于拉米夫定组(P<005)。【结论】叶下珠复方与拉米夫定联合用药可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减少YMDD变异,推迟和避免拉米夫定耐药株产生,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病毒在

3、体内的持续复制。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中西医结合疗法;叶下珠复方/治疗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应用叶下珠复方(Phyllanthuspound)是利用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hepatitisB)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现代分子病毒学体内外实验方法,优选出的既能抑制乙肝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复制,又能改善免疫功能与保护肝功能的中医制剂,由叶下珠、黄芪、三七等组成。为观察叶下珠复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简称慢乙肝)的疗效及其安全性,以拉米夫定为阳性对照药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对叶下珠复方治疗慢乙

4、肝进行了临床试验。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90例慢乙肝患者来自1998~2002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粤海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广东省南海市中医院内科门诊。按Casio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叶下珠复方组、拉米夫定组和叶下珠复方合用拉米夫定组。其中叶下珠复方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7~55岁,平均(368±76)岁,病程09~121年,平均(36±11)年;拉米夫定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6~53岁,平均(372±81)岁,病程08~142年,平均(34±12)年;叶下珠复方加拉米夫定组30例,男18例,女12

5、例,年龄18~52岁,平均(352±68)岁,病程07~138年,平均(35±13)年。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相近,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按2000年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分会(西安)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1],临床诊断符合慢乙肝,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表面抗原(HBsAg)阳性,或e抗原(HBeAg)、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阳性,且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高于正常值1倍以上或长期反复异常,年龄16~55岁,无严重并发症者均纳入研究对象。对拉米夫定过敏、妊娠或哺乳期患者均排除。13

6、治疗方法叶下珠复方组口服叶下珠复方胶囊(主要成分叶下珠、黄芪、三七等,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制剂室提供,批号:021218,每粒含生药065g),4粒/次,3次/d;拉米夫定组口服拉米夫定片(英国葛兰素药业公司产品,批号:国药试X20000004,每片100mg),100mg/次,1次/d;叶下珠复方合用拉米夫定组(简称合用组),口服叶下珠复方胶囊和拉米夫定片,剂量、用法同单药组,疗程均为52周。14观察方法141血清学指标肝功能:血清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血浆白蛋白及球蛋白;血清乙肝标志物:HBsAg

7、、HBsAb、HBeAg、HBeAb、HBcAb(ELISA法)、HBVDNA(PCR法);B型超声波腹部检查的肝、胆、脾影象资料等。142血清HBVP基因的YMDD(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区域变异的检测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