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生死教育现状的比较论文

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生死教育现状的比较论文

ID:25472233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0

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生死教育现状的比较论文_第1页
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生死教育现状的比较论文_第2页
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生死教育现状的比较论文_第3页
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生死教育现状的比较论文_第4页
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生死教育现状的比较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生死教育现状的比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生死教育现状的比较论文摘要:生是什么?死是什么?这些每个人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被许多人有意回避。对此的漠视让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处于人生意义的蒙昧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开展生死教育不失为一摘要:生是什么?死是什么?这些每个人不得不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被许多人有意回避。对此的漠视让许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处于人生意义的蒙昧状态。针对这种情况,开展生死教育不失为一个良策,中国内地和台湾地区在文化传统方面有着深厚的渊源,对两地生死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以期互相借鉴,共同促进

2、生死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死亡学;死亡教育;生命教育;生死教育有生必有死。凡是生命,都存在着死亡的必然性。死亡作为自古至今人类历史上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迷惑了也迷惑着千万代人,同时死亡的必至性确也刺激着人们去思索生命的真义。一、中国台湾地区生死教育发展情况介绍死亡态度受个人生长过程、人格特质、宗教信仰及文化背景的影响,所以东西方的死亡态度相去甚远。从遥远的远古时代开始,初具人类意识的人就开始面对这个无法逃避的事实。西方文化有着深沉的悲剧意识,历代西方的贤哲不仅从理论方面对死亡进行了系统的阐释,而且在实践方

3、面也创造了流传千古的典范。基督教就是以死亡问题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宗教。在死亡教育方面,西方有着丰富的资源。进入20世纪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的观念的改变,许多国家开辟了“死亡学”学科,开始对死亡进行全面而认真的研究,并逐步开展和普及了死亡教育。在这种国际学术研究的大背景下,20世纪末,中国台湾地区教育界将死亡教育引介,称为“生命教育”(lifeeducation),在学校广泛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并把2001年定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目前,中国台湾地区小学没有单独开设“生命教育课”,但是都有“生命教育”的内容,内容包

4、括两方面:“生命的旋律”和“温馨你我他”。在“生命的旋律”教学单元中,由老师讲解有关生命起源的问题,让学生了解迎接生命的喜悦、生命的成长、生病、个体的衰老、死亡等现象。在“温馨你我他”中,则主要是通过课外活动来完成。学校组织学生到养老院、孤儿院等机构去参观、访问。中国台湾地区中学普遍开设正规的“生命教育”课,编制了生命教育教材及“生命教育教师手册”。中国台湾地区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相当大的心理障碍,以“生命教育”的概念取代“死亡教育”,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死亡教育在中国台湾地区依然处于教育的禁区。提到中国台

5、湾地区死亡教育的发展,我们不能回避介绍傅伟勋教授对此的远见卓识。傅伟勋教授于1993年出版《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从临终精神医学到现代生死学》一书,正式提出“生死学”概念。生死学脱胎于西方的死亡学(thanatology),而死亡学则源于死亡教育(deatheducation)的勃兴,傅伟勋教授对死亡教育的贡献在于他把死亡学扩充至生命学,进而融会贯通为生死学。因为人类凡涉及死亡问题,无不都与“生命”相关,所以傅伟勋教授写到:“我所构想提倡的生死学,就广义而言,包括涉及我们的生命与死亡(及死亡过程)之间种种关联着的,有关

6、对象、问题、课题等的探讨或研究;就狭义而言,则专门关涉到,环绕着个体的生与死及其相关性问题及或课题的,我们个别实存主体在生命高层次(人伦道德、终极关怀、终极真实)的价值取向与生死态度,故有单独实存的终极承担等实践意义”。之所以要将死亡学放大至生死学,是因为生与死构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生命的意义必须借助于死亡的意义才能彰显出它的终极深意,反之亦然。“死亡学”名为谈死,实为谈生。一方面,人只有具有死亡意识,才能获得人生的整体观念和有限观念,从而珍惜生命努力增加生命的含金量;更重要的,还在于死亡的意义或价值问题,其实质是一个

7、赋予有限人生以永恒和无限的意义或价值的问题,因而归根到底是一个人生的意义或价值问题。所以,有见于“生”,而无见于“死”,属一边之见;有见于“死”,而无见于“生”,亦是一边之见,只有结合生与死,才能达到学理上的全面性和合理性。生包括生命、生活和人生三个层面。若把与“死”相对的“生”仅仅理解为生命时,就只能从实存的角度去看待人之生与死的问题,只能局限在提出“生命的意义与死亡的意义”这类生死的终极问题,从而会忽略人之具体生活过程和人生的种种问题,亦可借助于对死亡的看法来解决。死的意识,死的必至性自可转化成规划人生的资源,转化成促

8、进人生发展的强大动力,由“死”而得“生”。这,才是研究死亡问题的真正目的。借鉴于傅伟勋教授所提“生死学”概念之深意,也考虑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更愿意使用“生死教育”的概念来取代西方之“死亡教育”的概念,这也就是本文标题选择使用“生死教育”的深层原因所在。为不至出现概念的混乱,国外的资料均以“死亡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