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李可心得-二

跟师李可心得-二

ID:25468908

大小:82.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20

跟师李可心得-二 _第1页
跟师李可心得-二 _第2页
跟师李可心得-二 _第3页
跟师李可心得-二 _第4页
跟师李可心得-二 _第5页
资源描述:

《跟师李可心得-二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跟师李可心得:二[跟师李可心得:二]跟师李可老心得(二)  体会十六:三阴病机  第一个问题:重在本气失化――湿盛!热少!风大!  ⑴少阴病机―――阳衰――热少――四逆辈  ⑵太阴病机―――阴寒――湿盛――理中类  ⑶厥阴病机―――风大或风小――气散或气闭(疏泄太过或不及)  经证―――当归四逆汤;  脏证―――乌梅丸加减,跟师李可心得:二。  三阴乃阴盛之地,更以阳气为用,但人之真阳乃一阳生于二阴之中,阳本不足,阴盛阳亏皆和朱丹溪相反。三阴病机重在本气失化,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乃坎中一点真阳。坎阳乃命火也,为一身之生机所在,

2、故少阴病机重在阳气衰虚。  第二个问题:1.少阴失枢。2.太阴失开。3.厥阴失阖(气散)。  阴阳本为一体,阴中有阳,阳中存阴,从生理上看,“少阴之上,热气治之”,热气即元阳也。人之元阳,先天本已不足,后天则更亏易损。故人身之阳有亏而无满。人身之病皆阳气为病也,阳气一处不在,则一处即病,阳气一处有亏,则一处阴凝,多寒湿并至也。故阳气乃人生之本。但阳气易温不宜补,温则阳气通达,补则阳气凝滞。人之一身阳气本为一体,乃一气流行也。少阴病则阳衰阳亏,太阴病则湿阻饮停,厥阴病则风气不治,多散漫也,故可以乌梅、山萸、五味收之。  李老破格

3、救心汤乃三阴并治之剂,附子以救少阴之阳,干姜以救太阴之阳,除太阴之湿,亦阳盛而湿化也;山茱萸、龙牡等以敛厥阴欲散之气。  厥阴主要是风气失治,疏泄失常。风大气散――来复汤。风小气郁――四逆散。  三阴病机,总括概之,也可以曰:  阳衰――少阴病机是热少  寒湿――太阴主要是湿盛  寒凝――厥阴主要是风大或气厥  此皆以本气病为主。  六气本为一气,六经本为一体。乃真阳氤氲其间,子时发于少阴,出于三阳,故少阴阳旺则一身阳气皆旺,少阴为一身阳气之枢也。三阴阳气皆以赖之,但少阴阳气欲赖太阴阳明之胃气以滋之,欲赖厥阴风气以疏之,少阴阳

4、衰则六经阳衰,皆可用附子以助之。厥阴风气不疏则阳气滞塞,血脉不行,在经则阴寒凝滞。当归四逆汤之类证发也。  三阴之寒凝皆赖厥阴以疏之。脏寒凝滞则赖通脉四逆加吴茱萸、桂心以温之。少阴厥阴同病,阳衰欲散。则一身之气血阴阳皆欲亡。故赖厥阴以收之。在大剂四逆汤基础上,加用乌梅、山茱萸之类。  来复汤乃收厥阴之峻剂也。收厥阴者乃收厥阴之风,使阳气不得散也。疏厥阴乃疏阳气之滞,故阳气不凝也。  太阴乃阳气之助,先天之阳气,非胃气不能滋之。故四逆汤干姜之温中。太阴少阴合病则四逆、理中合用,附子理中是也。三阴本为一体,三阴合病,则四逆、理中、

5、桂萸同用。四逆,救其阳也,理中救其中也,桂萸治其风也,非重剂救阳不可。  熟附片30-100-200  干姜30-60-120  炙甘草30-60-120  桂心或油桂3-10-20  回阳之剂也  重在挽垂绝之阳!  其液欲脱者,加人参以救暴脱之阴!  阳气欲散者,加山萸、乌梅、三石以敛欲散之气!  体会十七:归来兮,中医之魂!  近日,师李可老近半月,感悟彼多,激情奔涌,思复仲景之道!  仲景为医圣!伤寒论乃中医之魂!  感目今之状,中医无魂,故作文以挽之。  第一、要回归仲景之六经辨证,六经乃仲景之魂也。仲景之理法也。 

6、 第二、要回归仲景之药量,非仲景之药量,难起重疾沉疴也。  仲景之方药理法,中医之瑰宝也。六经内通于五脏,外应于六气,是站在天地人这一层面上的中医整体观的具体体现。六经本于阴阳,根于太极,实天地氤氲之一气所化。无极――太极(太极图乃阴阳之模型)――阴阳――四象――八卦。  明六经才得知天地气化之理!  明六经才得以仲景方药之用!  六经是中医的时空宇宙,六经是中医的相对论。  仲景是中医之圣,六经乃中医之魂,不可不知也。不通六经气化,仲景之方成经验之方,乃是“死方”。不明六经气化,仲景之药乃是对症之药,乃是“死药”。六经气化乃

7、伤寒论一书之灵魂!  同道诸君,不可不知也。  几多中医已成西医,几多中药已成西药,同道诸君可鉴矣。此中医之悲哀,亦仲景之悲哀。  不通六经气化,不可以用仲景方。不通六经气化,不可用李可方。无有驾照,不得驾车!  六经气化,乃天地之气化,客主加临,司天在泉...  六经气化,乃标本中气及其从化,开阖枢及六经气血多少、阴阳盛微之理。  挽兮,中医之魂!  归兮,中医之魂!  挽之之道――  朝有读经之声!  昼有据经之诊!  夕有歧黄之辨!  于兹,朝夕励练,几番春风夏雨,大中医之氛围可创矣!“中医学术站在前沿可望矣!”  体会

8、十八:大疾沉疴,师法仲景原因  一、仲景之方乃千锤百炼之“经方”,指征明确,疗效卓著,渊源悠远,心得体会《跟师李可心得:二》(..)。多经千锤百炼而成。  二、仲景之方,多为小方重剂,小方则减少相互牵掣,重剂则疗效卓著。中医之药,量效关系肯定,多呈正相关也。麻黄少则4两,多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