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初中阅读教学的尴尬和解决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阅读教学的尴尬和解决的策略..毕业初中阅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文本的整体理解、问题探究和语言揣摩等。新编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对文本的处理也主要由“整体把握”“问题探究”“练习说明”构成,并由此直接引导形成了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整体感知—问题探究—语言揣摩—课堂练习。这种课堂教学思路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阅读空间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创新精神。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新型阅读教学系统经验的匮乏,加之师生对课标理解的偏差,使得传统教学思路与新课程理念的结合举步维艰。于是,这种教材处理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使阅读教学逐渐陷入了新的尴尬之境
2、,也使语文教师普遍感到困惑。一、整体感知的迷茫与阅读思维训练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在课文范读或播放朗读录音之后,第一个阅读环节就是整体感知。这时,课堂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形:学生一片茫然,支支吾吾;说得支离破碎,答非所问;语无伦次,..毕业不知所言。究其原因,进入中学阶段,现代文篇幅的逐渐加长,整体感知难度的增大,以及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预习,都导致学生脑海茫然一片。但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又没有整体感知的系统方法指导,一上来就整体理解,效果自然不佳。以七年级下册《社戏》一文的教学为例。鲁迅的作品本来就不好理解,此文篇幅又较长,初中生初
3、读一遍或者仅仅听读一遍后,教师就让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当然很难收到好的效果。在中学语文课本里,比《社戏》更长的课文还不在少数,整体感知的落实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当然,这并不是整体感知本身的问题。由整体到局部的阅读思路,是符合人的认知基本规律的。关键是感知什么,怎么感知,感知的思路和方法是什么。没有这些知识和经验的储备,没有学生阅读思维整体性的系统训练,整体感知课文便很难真正落到实处。根据阅读思维整体性原理,一篇文章就是一个整体,怎么开头、结尾,如何安排详略、主次,如何过渡衔接,作者都有整体的构思和安排。叙事文的情节具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议论文阐述的道理具有严密的逻辑
4、性,或多个层面并行,或层层推进;说明文的介绍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而结果,或有时间先后,或有空间位移。这些都具有事物或道理本身的规律性和逻辑性,也是写作思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特征。这种写作思维特征决定了阅读思维必须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备课要备到作者思路上去”,同样,学生阅读理解也要让其思维与作者的思想同行。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整体感知方法训练,再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就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了。这里最关键的是阅读思维整体性和连续性的训练。如何训练,方法很多。听读教学就是其中的一条思路。听读,就是以学生听为主,伴随联想和想象,引导其在闭目聆听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5、和思维特质。很显然,听读排除了具体语言文字的干扰,让学生的思维快速与作者的思路对接,整体感知就成了学生纯粹的思维活动过程,体现了阅读思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在听读教学实践中,可以把阅读文本当做优秀的范文,要求学生听读时,闭目静听,用心感受,让思维紧跟作者思路,并且展开联想和想象,去领略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文中的情感。听完后,师生共同整理文章思路,复述故事情节,粗略感知文章主要思想,梳理思维线索,理清大致脉络。这种以听说为主的整体思维训练,其实就是对文本整体感知的过程。二、问题探究的艰难与导读方法训练课文整体感知之后,学生自然会产生许多疑问。怎么办?在阅读中生疑,在阅读中释疑
6、,还是要回到文本。这正是阅读的意义所在。由于整体感知环节不到位,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态度、观念的理解就不够准确或者不够深入,进而导致对重点问题的探究显得毫无头绪:或停留于问题的表面,难以深入;或就问题论问题,不善于联系上下文;或虽着力结合语境,却找不到切入口。这种问题探究的艰难,在阅读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原因何在?除了阅读思维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训练缺失之外,主要是由于导读方法的训练被忽视。还是以《社戏》为例。这篇课文的重点问题之一,就是结尾一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的理解。如果问学生,那天夜晚的豆真的好吃吗,戏真的好
7、看吗?学生的回答都是否定的。既然如此,文中“我”为什么要说反话呢?面对这个问题,不少学生一筹莫展。虽然有个别学生似乎有一点感觉,作者说的已经不是豆和戏本身了,却又说不清楚究竟是什么让文中的“我”产生了这种想法。这就需要正确的导读方法训练。具体怎么导读,方法很多:按照文体特点导读,每一种文体,都有各自的思维、结构和语言特点;按照表达方式导读,不同的表达方式,有不同的思维轨迹、语言呈现方式和独特的逻辑性;按照问题的性质导读,提问点包括思想、情感、技巧和语言等,不同的提问点决定阅读的不同取向;按照详略取舍与文章中心的关系导读,作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