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工作的基本思路论文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工作的基本思路论文

ID:25458724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0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工作的基本思路论文_第1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工作的基本思路论文_第2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工作的基本思路论文_第3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工作的基本思路论文_第4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工作的基本思路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工作的基本思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工作的基本思路论文.freel2。研究的调水河流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涪江、白龙江。主要代表性方案有:从玉树附近金沙江调水至积石山附近贾曲入黄河的玉—积线,金沙江恶巴调水至洮河的恶—洮线,金沙江翁水河口调水到定西的翁—定线,金沙江石鼓调水到渭河的石—渭线,怒江沙布调水到定西的怒—定线。这个时期的工作思路主要是:①调水量大,以上各调水线路年调水220亿~1400亿m3;②全部采用自流方式,以避免建设大型动力电站,但需要筑高坝,以壅高调蓄水位,如怒—定线,最大坝高达630m;③

2、认为开凿隧洞,特别是长隧洞,技术上几乎没有可能,因此采用傍山开渠输水,这样,输水线路过长,石—渭线长6244km,翁—定线长6808km。1978~1996年,黄委又组织多次西线调水查勘,并对1958~1961年的西线调水工程方案布局进行分析,认为:①通过以往工作,对整个西部调水已有一个宏观、全面的认识,提出的总体布局框架有较好的控制作用。②引水点愈靠近下游,可调水量愈大,则工程规模愈大。从技术经济角度考虑,调水量和工程规模应有一个适当的限度。③西北地区缺水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过程,与之相适应,调水工程也应由小到大、

3、分期开发、逐步扩展。基于这样的认识,工作的基本思路有如下转变:在原来的大范围、大工程规模、大调水量的总体布局框架下,缩小研究范围。提出从距离黄河较近、调水量适宜、相对工程规模较小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调水,三条河共调水200亿m3,并由此研究相应的调水工程方案布局。这是工作思路的第一次大转换,从研究115万km2大范围地区缩小到30万km2。国家计委、水利部和专家们肯定了这个思路。1987年7月,国家计委从开发西部的长远战略考虑,决定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超前期规划研究工作,并将此任务列入“七五”、“八五”计划。

4、10年的超前期规划研究认为,输水线路采用明渠方案的突出问题是:调水地区山势陡峻,高边坡开挖工程量大;大的地质构造断裂多顺河发育,傍山开渠,存在整体稳定问题;褶皱裂隙发育,存在局部泥石流和塌方问题。调水方案若以年输水100亿m3计算,则流量约400m3/s;以5m水深、1m/s流速计,水面宽达80m。这样宽的明渠,地处地质条件复杂、基本无人烟的山区,尤其是大雪封山的冬季,某一局部出问题,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当时,国内外长隧洞施工技术发展很快,采用掘进机开凿长隧洞,质量好,效率高,一次衬砌完成,技术上可行。于是,工程方

5、案布局,采取在海拔4000m左右的调水河流上引水,以115~130km的隧洞穿越巴颜喀拉山。这是工作思路的第二次大转换,从以长明渠输水改变为相对较短的隧洞输水。1996年7月~2001年6月,开展了5年规划阶段的工作,这是10年超前期规划研究的继续,其工作思路主要是:①自流。经对抽水方式与自流方式比较,主要为避免在青藏高原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建设大型动力电站,故采用自流方式。②下移。海拔4000m左右的地区严重缺氧,勘察、规划、施工、运行、管理困难很大,故将调水工程方案布局整体下移到海拔3500m左右。该区有森林、农

6、田,适宜于人类活动,对施工、运行、管理都有利。虽然隧洞较长,但支沟多,可以自然分段,长洞短打。③集中。以雅砻江、大渡河5条支流组成的达曲—贾曲联合自流线路先行实施,后期再实施雅砻江、通天河调水的输水工程,都要从达曲—贾曲联合自流线路附近通过,引水工程高度集中,后期工程可充分利用达曲—贾曲线路的地质资料和处理措施,节省后期大量的勘测、交通及施工等基础工程费用。这是工作思路的第三次大转换。由此确定了由低海拔到高海拔、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规划思路,选定达曲—贾曲联合自流方案为第一期工程。2001年5月27~2

7、9日,水利部组织专家审查通过了规划报告,赞同这个思路,并同意第一期工程及时转入项目建议书阶段的工作。2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规划阶段,突出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其基本思路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作为一项跨流域远距离的特大型调水工程,在改变水资源地区间的分布时,必将对调水河流地区、调水工程区和受水区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影响。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着重研究调水对调水河流地区产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方面的不利影响,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使不利影响得到削弱或免除。调水既要考虑西北地区缺水的需要,又要研究减免调水对调水河流地

8、区的不利影响,达到南北两利、共同发展。对调水河流地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上游调水,从生态环境角度考虑,可接受的调水量是多少?此课题请中科院刘昌明院士领导的课题组进行了研究。经综合各因素分析,鉴于调水河流地区人烟稀少、山势陡峻、雨量丰沛,认为调取引水枢纽处河川径流量的65%~70%为可接受调水量。此调水量不会对调水河流地区造成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没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