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理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研究

初中生物理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研究

ID:25444458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0

初中生物理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研究_第1页
初中生物理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研究_第2页
初中生物理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研究_第3页
初中生物理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研究_第4页
初中生物理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理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生物理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研究初中生物理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研究  一、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  1.兴趣特点  (1)直觉兴趣。具有这种兴趣的学生只满足于观察新奇的物理现象。希望看到鲜明的、生动的物理现象和实验。但是,并没有探索产生这些物理现象因果关系的认知需要。初中三年级学生中有些人处于这个兴趣阶段,或者叫有趣阶段,而且他们的兴趣容易波动。  (2)操作兴趣。具有这种兴趣特征的学生,他们的兴趣集中在直接操作上,总是想自己亲自动手,这是积极的一面。但往往忽视对本质现象的认识,一旦操作的愿望得到满足,兴趣也就不浓,甚至消失

2、了。例如,学生听到要上实验课,会表现出极大的兴奋,实验课上也是积极动手,非常活跃,可是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及反映出本文由.L.收集整理来的问题,却视而不见,这种学生肯定也学不好物理。  (3)概括认识兴趣。有这种兴趣的同学已经不只是满足于观察实验,取得直接的结果,还想运用分析综合的思维活动去探究一般的规律,喜欢用物理的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也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这个阶段也叫志趣阶段。例如在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这个问题时,他们不满足于根据公式进行探究,有的同学不断地改变因素,比如有的同学改变物重,有的同学

3、改变斜面的粗糙程度,有的同学改变斜面的倾角,探究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斜面的机械效率如何变化。这些学生一般具有较高的智能水平,善于把所学知识系统化和概括化,学习比较灵活。  2.初中生学习物理的怯学心理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初中生学习物理既存在浓厚的兴趣心理,同时也存在很大的怯学心理。特别是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极易出现这种畏惧心理,以至于在心理上打了败仗,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来自学科特点的原因。由于物理涉及的内容广泛,物理概念比较抽象,难懂;物理探究需要学生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还要具有较强的语

4、言表达能力。而且按照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初中物理一般先学习力、惯性、密度、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功等重要概念;牛顿第一定律、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等重要规律,这些知识多是初二物理学习的分化点,容易使部分学生产生怯学心理。  (2)来自学生认知水平的原因。学习物理,思维非常重要。例如,学生从形象思维开始转向与抽象思维相结合的过程,学生难以适应。一些物理单位,如牛顿、帕斯卡、焦耳,既陌生又不习惯。某些物理常数(例如g值)一时无法给出物理意义,难以理解只好死记。而且初中开始出现复合单位,例如J/(Kg℃),学生难以接受。由于

5、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类似用理想实验方法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用模型法来分析物质的组成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很困难。  (3)来自教师教学的原因。如果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忽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讲授条理不清,启发不到位,只重视传授知识,忽视能力培养,重视理论,忽视实验,重视课内,忽视课外等等,也会使学生感到物理难学,以至出现怯学心理的原因。  二、初中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  1.学生的思维定式在学习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笔者通过对初中物理教学的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和形成物理概念的过程中,思维定式起重要作用。物理概念

6、的建立多数是以表象为中介的,在表象形成的过程中,思维定式起重要作用。反之,思维定式太强烈,会束缚学生思维的发散和求异,使学生在新的情境中难以灵活地思考,易受旧的框架束缚,墨守成规。例如,学生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对公式死记硬背,对求浮力只知道套公式,殊不知利用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利用力的平衡条件也可以来求解。  2.初中学生思维有一定片面性  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尚未完全形成,因而很容易根据事物的表面现象和日常观念去分析物理问题。例如,教师提问:将一试管的冷水放在烧杯沸腾的开水中加热,当加热较长时间后,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在检查

7、测试时只有1/5的学生回答不能沸腾,而绝大多数学生答错了。究其原因就是多数学生想当然地看问题,没有按照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即以概念和规律为依据去分析问题。  3.部分学生具有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  在强化物理概念和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一部分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例如在讲到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不随运动情况的变化而改变时,有些学生持有明显的批判性思维特点。虽然教师一再强调一切物体不管是否受到力,也不管它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都具有惯性。但他们头脑中并没有真正接受这种概念,在运用惯性概念分析具体问题时,还是认为物体要维

8、持原来运动状态,必须还要有外界的作用力。对学生的这种思维特点,教师要加以正确引导,在肯定和鼓励的同时,应防止他们走向固执己见的极端化道路。  4.学生思维模式感性多于理性  由于初中学生的思维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这就决定了初中学生的思维总是从一定的感性材料的归纳中形成物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