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439981
大小:395.00 KB
页数:46页
时间:2018-11-20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与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和策略相声《不会说话》通过有效沟通,真正让我们和家长成为站在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教师和家长沟通是一个深奥的问题;如何让家长明白,他们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老师只是协助他们进行教育的;如何让家长成为我们工作的支持者,成为我们的资源。教师和家长沟通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在沟通的方法上也有技巧,如果我们能加强这门学问的学习和掌握一些技巧,那么工作就会事半功倍,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古训有“养不教,父之过”,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家长对自己肩负的责任缺乏正确的认识,“重养轻育”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有的甚至把责任完全推给学校,推给班主任,这就增大了学校及
2、教师的工作难度,只有当“家,教”相一致时,才能形成真正的合力。而家校合作的基础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建立良好的“家教”关系,这更是家校之间能否建立良好关系非常关键的一步。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清楚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家庭教育是庞大的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合力的重要分力,与家长建立融洽的关系,进行友好的合作,是形成这一合力的基础。那么怎样和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呢?一、教师和家长相处的基本原则1、利益一致原则2、平等交流原则3、互相配合原则4、帮助服务原则二、教师对家长的态度1、教师对家长应避免的姿态(1)俯视(2)仰
3、视(3)歧视(4)忽视(5)漠视2、教师对家长应有的姿态(1)平视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做好工作,提供帮助,不卑不亢。(2)重视一个孩子往往寄托着一个家族的期望。(3)注视每一个孩子都有被关注被认可的需求。三、与家长沟通交流时,我们应了解掌握的四个心理学效应。1、自己人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双方关系良好,一方就更容易接受另一方的某些观点、立场,甚至对对方提出的难为情的要求,也不太容易拒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自己人效应”。例如,同样一个观点,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人说的,接受起来就比较快和容易。如果是自己讨厌的人说的,就可能本能地加以抵制。我们要与家长搞好人际
4、关系,就不能不强化“自己人效应”。强化“自己人效应”,从个人这个角度而言,就是要使他人确认你是他们的“自己人”。100多年前,林肯引用一句古老的格言,说过一段颇为精采的话,他说;“一滴蜜比一加仑胆汁能够捕到更多的苍蝇,人心也是如此。假如你要别人同意你的原则,就先使他相信:你是他的忠实朋友即‘自己人’。用一滴蜜去赢得他的心,你就能使他走在理智的大道上。“自己人效应”示例示例1、为矫正中学生早恋倾向,有位教师在一次讲座的开场白是这样的:“记得自己年轻时,班上有一位异性,不知怎么搞的,我老是会想到她,在上课时也会禁不住看她一眼。”然后,这位教师指出这是青春期性
5、萌动的正常反应,再接着谈自己对早恋的看法。这样的效果就比较好,中学生们会觉得亲切可信,从而对这位教师的建议愿意听取采纳。2、冯玉祥将军在他的“丘八诗”中号召士兵:“重层压迫均推倒,要使平等现五洲。”他热爱体贴士兵,关心他们的生活,曾亲自为伤兵尝汤药,擦身搓背,甚至和士兵一样吃粗茶淡饭。所以,士兵们都感到冯将军没有架子,与自己处于平等地位,因而都尊重和听他的话,有什么想不通的事都愿意找他说。三、怎样与家长沟通,我们应通晓的四条心理学效应。2、调味品效应在人际交往心理学中,人们把看似废话的“调味品”起到了增加人们心理交融作用的现象,称之为调味品效应。这种调味
6、品效应原意是指夫妻之间由于说些“废话”、“闲话”而产生心理交融的现象。这种废话、闲话起到了“调味品”的作用,所以说它并非“废话”。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起到了感情的交流和点缀作用;通过它,使夫妻不断地、一点一滴地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相互默契,不大会产生误会。总之,夫妻之间说说这种调味品的“废话”,可使两颗心挨得更近,更增进相互之间的心理交融,使双方思想更加谐调,感情更加融治,生活更加协调。“调味品”效应的作用第一:就如同做饭少不了油盐酱醋,它虽然不是主菜,但是少了它,主菜就不好吃。恰当的使用调味品,能够让用餐的人胃口大开,增加食欲。第二:调味品的具有
7、“煽情”作用。调味品的一些话语往往具有煽情、挑逗的作用,能激发人的情感,鼓动人的心情,活跃气氛,增加人的兴奋性,启发人的智慧,陶冶情操。例如夫妻俩大都每天忙于工作,回家后如果还想在工作一样说一本正经的话,那么家庭就不会有朝气活力。夫妻间适当说说闲话废话,调调对方的胃口,感情更好!但是,要注意的是,调味品毕竟是调味品,不可过多使用。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风格的调味品才是真本领!三、怎样与家长沟通,我们应通晓的四条心理学效应。3、可是效应在说服心理学中,人们把对某一人的态度加以改变时先采取“是”的态度,后再采取“可是”的态度,从而产生对
8、方接受观点的现象,称之为可是效应。例如:无论对方说什么,都回答:“是、是、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