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话剧《哗变》及随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经典台词,精彩演义—从话剧《哗变》谈起经典台词,精彩演义—从话剧《哗变》谈起以前听过《哗变》,知道是一部美国作家赫尔曼·沃克根据二战时震惊美国海军的“凯恩舰哗变”的真实事件创作的话剧。第一次看这部作品是在胡老师的中外戏剧艺术欣赏课上,虽然只是在屏幕上看的,而非现场的舞台剧,但是看完后依然被深深的震撼了,2个多小时,全是军事法庭里的激辩戏,剧情完全由演员的台词推动,很好地诠释了话剧为何姓“话”。仔细回味,略微领略到了作为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话剧的内涵,是一部足以震撼我们心灵的话剧,是男人的较量.没有女角儿,全靠语言展示人物和戏剧的内涵.剧本里几乎所有的故事都是倒插笔.人物
2、,事件,背景,冲突,全靠台词说出来,而且舞台只有一个景---法庭,灯光,效果也不象别的戏那么花哨,就是需要演员的真功夫。这是一台考验导演和演员功力的戏。话剧《哗变》的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美国加州海岸的一个军事法庭里。凯恩号扫雷舰在执行任务时遇到了危急情况,领航员玛瑞克与舰长魁格发生分歧,并夺了他的权。全剧在军事法庭对此事件听证、审判中展开。被告玛瑞克的辩护律师格林渥机智善辩,终于使法庭宣布玛瑞克无罪,一出打官司的戏到此可以收场了,剧情恰恰在此时突转:获胜的格林渥心绪黯然,在良知的诘问下,他当众揭穿了哗变的真正策划者。此外台上大多数人都是坐在固定的地方,又都穿着统一的军
3、装,就是靠语言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非常有难度.而且,主角的台词不是最多的,只上,下场两次,还要让观众看清楚哪个是主角,对于演员更是一大挑战.再说到作者,赫尔曼·沃克也是一名军人,在舰艇上服役过,他也是一名犹太人,甚至从小有过和剧中主角魁格舰长一样的命运。从小家庭的破碎在他的心上蒙上了一层阴影,这就是的在成年后,他变得不自信,不相信别人,甚至总有很强大的控制欲。但是在作者身上的还不止这些,他表面上貌似让人类自相残杀,其实这是他心中自我的斗争。他没有丝毫宣扬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利用了一个因不堪战争压力而变得偏执、胆怯的人物来宣泄他心中对和平的向往。我想这也是这部作
4、品如此富有感染力,如此使人震撼的原因之一吧。因为作者用自己的真实体验,真实感受赋予了这部作品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再说到剧本本身《哗变》的全部场景只有一个,军事法庭,它没有提供给人物活动的舞台,没有换景,没有冗杂的道具,没有频繁变换的灯光和布景,清一色身着美国军服的男人,不施浓妆,问,答,再问,再答,语言干净,简明。这就是《哗变》给我的最直观的感受。从语言上说,《哗变》可谓“最话剧”的话剧,整个剧中人的表演只是冗长、纠缠、反复的叙述,几乎没有其它的动作表演。坐在法官席上的演员处境更为难堪,几近龙套。全剧的着力点在于人物的语言,一方谨小慎微,步步设防,一方则无孔不人,小
5、题大作,吹毛求疵,推理引伸,使双方的斗争成为语言运用的唇枪舌战,法庭的审判转变为语言的审判,看《哗变》仿佛是置身于一场精彩的法律和道德的辩论中。虽然少了几分艺术气息,但给人心灵的震撼也是一般的话剧所不能给予的。剧情中充满了很多精彩的对白,辩论。它甚至仅仅通过语言,就能为我们塑造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比如,格林渥作为辩护律师,在法庭上的唯一使命就是帮助被告瑞克击败原告,因而,尽管一开始他就极不情愿接受这一使命,但一旦接受,他便不得不象一个千方百计寻找一切机会致对手于死地的斗士,绞尽脑汁,竭尽全力,他便不得不按捺住心中对原告的同情,宽容和敬意,不得不按捺住心中对整个事件的怀
6、疑与困惑。他必须在外在职责的驱使下完成发自心底反对的“神圣使命”,而把内在良知的要求放在法庭背后,这不仅是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更是理智与理智的冲突,是人物自身心灵的矛盾与冲突。剧中巧妙的运用了话剧中"话"的特性把台词作为重要表达手段,而将形体动作简缩到最洗练的程度,通过台词表现人物心理的动作,剧情的发展,这也是话剧的最大魅力吧!总之,《哗变》将话剧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简洁精炼的语言,通过语言塑造人物形象,而演员通过不多的肢体语言和丰富的语言也将整个历史事件用艺术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的眼前,正可谓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